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效力专题 > 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效吗

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效吗

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效吗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2024-04-05 10:25:11 已帮助115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效吗
依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条例,一份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协议的形式、口头表态的方式以及其他更为多样化的模式来签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口头形式实际上同样构成了一种合法的合同订立模式。
然而,除法律明文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协议形式者以外,采用口头方式订约而达成的合同,只要顺利满足了法律规定的各项前提条件,即可被视为有效的合同。
对于有效的合同来说,它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核心条件:
首先,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必须拥有与其签订合同的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就自然人而言,他们在参与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满足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对民事行为能力的明确要求;
换言之,合同协议中的自然人,应当具备全面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能力。
至于那些作为合同主体的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其行为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类机构只有在获得政府部门依法备案核准的经营领域内展开经济活动,其产生的合同才能被法律承认并受到保护。
其次,合同表达的意思表示绝对需要真实可信。
真实意思是所有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基本条件;
倘若合同协议方的意思表示出现不实之处,如存在恶意欺骗、恐吓、趁人之危以及逃避法律责任等情形,同时也违背了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
这些行为均可能导致合同不仅仅无法产生法律效力,甚至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再者,合同内容和宗旨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不能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习惯。
具体说来,合同的内容和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中针对特定事项的强行约束;
而在现行法律、法规尚未规定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触及到国家针对某些特殊事件的禁止性规定。
此外,合同的内容和目的还应保持公正合理,不能伤害到第三方的权益,更不能危害到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
最后,要保证合同形式的合法性。
当事人在协商并订立合同时,可以选择使用书面协议、口头承诺以及其他各种合法方式来达成共识。
在法律、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协议形式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当秉持法律精神,严格遵守这一系列规定;
对于那些事先约定采用书面协议形式的合同,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则。《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