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金融诈骗辩护专题 > 什么是恶意诈骗罪

什么是恶意诈骗罪

什么是恶意诈骗罪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生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其中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危害最大的经济犯罪活动之一,其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财税秩序和社会秩序,直接危害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一大公害。依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024-03-31 11:35:03 已帮助2623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什么是恶意诈骗罪
1.并非出于故意的行为不应被视为欺诈犯罪,因为所有诈骗罪的核心要素皆源于行为人内心的恶意动机。
2.根据法治原则,对于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有着明确而严谨的定义,其主要特性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承认自身的欺诈意图,且具有通过非法手段侵占公私财产的原始愿望;
其次,行为人必须确实实施了欺诈手段,即使是将骗取到的财富用于个人挥霍或转交给第三方,也不会改变这一事件本身作为欺诈犯罪的本质;
最后,只有当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否则即便数额较小,也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诈骗何种数量的公私财物品值够得上“数额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条并未明确规定,但司法机关有权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此外,与此相同,“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也是同样的道理。
3.针对如何划分诈骗犯罪所涉金额的具体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制定《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规定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评价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状况,在上述规定的场合内,共同研究决定在各自地区适用的具体额度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