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婚姻家庭专题 > 遗产继承专题 >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有没有法律依据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有没有法律依据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有没有法律依据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2024-02-20 15:32:55 已帮助222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遗嘱是否需要公证,有没有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遗嘱并不是一定要进行公证,民法典规定了多种遗嘱形式,其中,公证遗嘱属于遗嘱形式之一。除公证遗嘱之外,还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等形式,立遗嘱人可以自行选择订立何种形式的遗嘱,而并不要求一定是公证遗嘱。但需要提醒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法定形式的遗嘱,但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订立,这样遗嘱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