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转给父母的钱是用于正常赡养父母,且在合理范围内,这种情况视为夫妻对家庭义务的履行,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夫妻双方都有赡养各自父母的责任,在合理范围的赡养支出是正常的家庭支出。比如,按照当地生活水平和父母实际生活需求,每月定期给父母转一定金额用于日常生活开销等,这种就属于合理的赡养费用。
(二)要是转账金额巨大,超出了正常赡养的范畴,同时又未经配偶同意,另一方是可以主张这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例如,一次性转给父母大笔款项,远远超过当地正常的赡养费用标准,且没有合理的用途说明,这种情况下,接受转账的父母账户中的钱可能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进行分割。
(三)在离婚诉讼中,主张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的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转账金额、时间、用途等情况异常,不符合正常的家庭支出逻辑。比如,提供银行转账记录证明转账金额巨大,转账时间集中在离婚前一段时间,且没有证据表明这笔钱是用于父母正常的生活、医疗等合理支出。
法律依据: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者需要进行调整。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2025-02-16 23:09:0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正常赡养情形: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转给父母的钱,若为正常赡养费用且在合理范围,是夫妻对家庭义务的履行,不涉及财产分割。比如日常给父母的生活费用、看病费用等,只要合理,都属此类。
2. 超出赡养范畴:若转账金额巨大,超出正常赡养范畴且未经配偶同意,另一方有权主张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行为。例如一次性转给父母大笔款项,远超正常生活、医疗所需。
3. 举证责任:离婚诉讼中,主张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的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需证明转账金额、时间、用途等异常,不符合家庭支出逻辑。
提醒:
夫妻间如有大额资金转给父母,应提前与配偶沟通,避免产生财产分割纠纷,若涉纠纷,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2-16 21:14:33 回复
咨询我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转给父母的钱,需按情况区分对待。
1. 若转账是正常赡养父母费用且在合理范围内,这是夫妻对家庭义务的履行,无需分割。赡养父母是基本道德和法律责任,合理支出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保障了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2. 若转账金额巨大、超出正常赡养范畴且未经配偶同意,另一方有权主张是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行为,接受转账父母账户中的钱可能被视作共同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需双方共同管理和支配,擅自大额转账侵害了配偶权益。
为避免纠纷,夫妻间应加强沟通,对大额支出达成共识。离婚诉讼中主张转移财产方要积极举证,如提供转账记录、资金流向等证据证明行为异常。
2025-02-16 19:37:2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转给父母的钱需分情况处理,正常赡养费用在合理范围内不涉及分割,金额巨大且未经配偶同意可能被认定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诉讼中主张转移财产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解析:
1、对于正常赡养父母的费用,这是夫妻应尽的家庭义务。法律尊重和保障家庭成员间的赡养权利和义务,在合理范围内的转账支出,是合法合理的,不涉及财产分割问题。
2、若转账金额巨大且超出正常赡养范畴,又未经配偶同意,这可能损害了配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3、在离婚诉讼中,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主张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的一方需提供证据,如转账的具体金额、时间、用途等,证明其不符合正常家庭支出逻辑。若遇到此类复杂的财产分割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6 18:55:31 回复
咨询我
1. 婚姻关系存续时,夫妻一方给父母转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常赡养父母的花费,只要在合理限度内,那就是夫妻在履行家庭义务,分割财产时不用考虑这部分。
2. 要是转账数额特别大,超出正常赡养所需,还没经过配偶同意,另一方就有理由觉得这是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此时,父母账户里收到的这笔钱,就可能被当成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
3. 离婚打官司时,主张对方有转移财产行为的那一方,得拿出证据来。比如说明转账的金额、时间、用途等存在异常,不符合正常家庭支出的常理。
2025-02-16 17:3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