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贪污受贿辩护法律咨询 > 行贿罪35万怎么判

行贿罪35万怎么判

杨** 江西-九江 贪污受贿辩护咨询 2024.05.19 18:32:00 347人阅读

行贿罪35万怎么判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九江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解析:
关于行贿犯罪的具体量刑准则如下所示:
1、对于行贿金额达到3万元及以上者,称之为“金额较多”。
而对于行贿金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但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情况者,应当被认定为行贿犯罪,从而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
(1)向三名以上人员进行行贿;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行为;
(3)通过行贿手段以获取职务升迁或调整;
(4)向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以实现非法目的;
(5)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对司法公正产生不良影响;
(6)导致经济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且不足100万元。
2、若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则可视为“情节严重”,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
(1)行贿金额在100万元以上且不足500万元;
(2)行贿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且不足100万元,并且符合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中任意一种情况;
(3)其他严重的情节。
为了谋求不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导致经济损失金额在100万元以上且不足500万元,这种情况被视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3、如果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那么就可以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刑事责任:
(1)行贿金额在500万元以上;
(2)行贿金额在250万元以上且不足500万元,并且符合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中任意一种情况;
(3)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为了谋求不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导致经济损失金额在500万元以上,这种情况被视为“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九十一条
【对单位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2024-05-19 18:33:00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