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新疆法律咨询 > 博尔塔拉法律咨询 > 博尔塔拉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外借专项资金多长时间可定性为挪用的呢?

外借专项资金多长时间可定性为挪用的呢?

黄* 新疆-博尔塔拉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17.08.02 19:26:13 138人阅读

朋友借了专项资金,不知道多长时间认定为挪用的,所以请问外借专项资金多长时间可定性为挪用的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博尔塔拉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博尔塔拉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为5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1.5万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为2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017-08-02 19:33:13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以上是外借专项资金多长时间可定性为挪用的解答

2017-08-02 19:28:13 回复

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各省市财政部门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国家财政部对专项资金也有具体的观点,例如:对于财政扶贫资金,水利专项资金,育林基金,民政抚恤,劳动就业等各专业部门都有具体的规定。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一、概念的界定
尽管“专项资金”这个名词在我国较为普遍地使用,但迄今为止,对其内涵和外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在当前的制度和规定中,专项资金也有各种名称,例如专项支出、项目支出、专款等,且在不同领域或不同行业又各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
有观点认为,“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完成专项工作或工程,并且需要单独报账结算的资金”。
还有观点认为,“专项资金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中的大型修缮、购置等专项支出;二是建设性专项支出;三是事业性专项支出”;
第三种观点认为,“挪用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拨给经费的团体,破坏专款专用的原则,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擅自改变公款用途,将科研、教育、卫生、军工等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或者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的行为。”
但无论何种观点,专户专账、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是专项资金的特点。
为方便本文讨论起见,笔者将本文所称专项资金,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属于公款,其既包括符合上述“专户专账、专款专用、专人管理”特征、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中的预算内资金,也包括虽未列入财政预算、但属于财政收入中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符合“专户专账、专款专用、专人管理”特征的预算外资金。
二、犯罪的特点
通过对我院所办理的挪用专项资金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挪用专项资金犯罪有如下特点:
(一)犯罪情节严重。专项资金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关注度比较高。专项资金挪用人的挪用手段直接,其隐蔽性较小,挪用次数较多且数额较大。
因为专项资金属于公款,对其进行刑事处罚的标准都是依据刑法第384条的挪用公款罪的处罚规定来进行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也是根据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来进行的。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做法,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达到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属于“情节严重”:一是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归个人使用的,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二是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三是挪用公款虽然不满20万元,但有多次挪用、手段恶劣、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节的都属于情节严重。
在我院所办理的几起挪用专项资金案件中,大部分的案件都达到了情节严重,并且超过百万的案件达4起,其中某镇劳动服务所所长挪用金额共计700多万元,为历年之最。若挪用的资金无法追回,将可能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犯罪主体集中。挪用专项资金的犯罪主体均为单位领导或财务人员。在我院所办理的挪用专项资金案件中查处的5名人员中,单位领导有3人,财务人员2人。
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发生此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单位领导在基层组织中有绝对的权威,其领导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其次,财务人员由于直接管理、经手专项资金,具有“方便”的犯罪条件。
同时,由于长期习惯观念的影响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不认为挪用是犯罪行为;或对于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心存侥幸心理;
最后,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人间因徇私利或者私情。
双方结成一个利益联盟,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竭力掩盖真象、规避法律,实施被国家法律、法规所明文禁止的行为,联合共同实施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财权”和“用人权”联合,使得无人敢监督,故而这两类人成为犯罪的高发人群。我院所办理的几起挪用专项资金的案件都属于这种情况。
(三)刑罚处罚较轻。我国刑法目前对挪用专项资金进行处罚并没有专门的规定,司法实践中都是按照刑法第384条挪用公款罪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进行定罪处罚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及相关的刑事法律解释,挪用公款20万元以上,一审宣判前未能退还,属于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起点标准。
但是在实践中,挪用专项资金均在20万元以上,却又由于案发后大部分都能全额退赃;即使不能全额退还,也都退到了20万以下;加之具有自首等从轻、减轻等情节;故大多犯罪分子都是被从轻或减轻判处刑罚。本院2006年的5起挪用专项资金案件,判处实刑的仅有1件,大部分案件都被判处了缓刑。
这样,就无可避免的出现一个尴尬局面:一方面,专项资金挪用犯罪呈现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时增加的趋势,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危害性后果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严厉的打击挪用专项资金犯罪的有关法律,犯罪分子可预期的违法成本不高,使得无法通过刑事制裁来控制这种趋势。结果使得犯罪分子处于一个有利的处境:如果犯罪行为被发现,只要交出赃款就可以逃避处罚;如果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就可以高枕无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利于打击犯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