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财产侵权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要拘留吗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要拘留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414人看过
导读:财产报告制度违规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研究。违规者若拒绝履行法庭判决或明确有执行能力却抗拒执行,将面临被列入失信名单的风险,限制乘坐动车、飞机等,并需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若未履行义务,需提交一年内财产报告,拒绝报告则构成违规。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要拘留吗

一、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要拘留吗

针对财产报告制度的违规行为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如下:

首先,若法庭判决或判决书中所规定的义务遭到了对方当事人的断然拒绝,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其次,如果生效的法律文书明确了被执行人具有足够的执行能力却蓄意抗拒执行,将会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从而面临着各种形式的限制,这其中便包括乘坐动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受限;此外,若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执行义务,将需承担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沉重代价。

对于那些未能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他们需要向法庭提交其在过去一年内的财产状况报告。

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拒绝进行财产报告,那么就构成了对财产报告制度的违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债权人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是什么意思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是指,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没有报告就属于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一、失信被执行人

1、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所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在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会受到限制。

2、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二、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明确的九种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旅游、度假;

7、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此外,司法解释还进一步明确“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也在受限制之列,也就是说除维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基本生活或者被执行人经营必需之外的其他一切可能造成责任财产变化的行为,都应受到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失信要拘留吗”,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财产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