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如何区分侵占与盗窃罪

如何区分侵占与盗窃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831人看过
导读: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需关注以下关键因素:侵占罪通常表现为非暴力手段非法占有已持有财物,可秘密或公开进行;而盗窃罪则通过隐秘手法取得他人财物,必须秘密进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限于行为人已控制的财物;而盗窃罪的犯罪对象更广泛,包括未控制的财物。这些差异特征有助于准确区分这两种犯罪行为。
如何区分侵占与盗窃罪

一、如何区分侵占与盗窃罪

关于如何正确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关键因素:

首先,侵占罪通常表现为采用非暴力手段非法占有自身早已持有之他人财物;

而盗窃罪则往往借助于隐秘手法,非法取得他人财物。

其次,侵占罪的实施方式既可能是秘密进行,亦有可能是公开或者半公开进行;

然而,盗窃罪的作案手段却必须是秘密进行。

再者,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行为人在犯罪发生之前已经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而对于盗窃罪而言,其犯罪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行为人在犯罪发生前并未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因此,这些差异性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如何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

1、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内容为,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务,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财物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盗窃罪的行为是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窃取是指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才成立盗窃罪。前一种类型可谓普通盗窃,后四种类型可谓特殊盗窃;

2、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如何区分侵占与盗窃罪”,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77次阅读
  • 盗窃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侵占罪则针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将其非法占为己有。盗窃罪常表现为蓄意窃取,而侵占罪则多涉及擅自占有他人财产。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与实践中差异显著。
    2024-04-14 1272次阅读
  • 2023.04.17 1786次阅读
  • 311次阅读
  • 两个罪名的犯罪构成不同,侵占罪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合法占有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盗窃罪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就不会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
    2024-02-19 1140次阅读
  • 2023.03.13 2092次阅读
  • 319次阅读
  •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1、最根本的区别是盗窃罪是将别人占有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是以非法所有的目的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变为归自己所有。2、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盗窃罪的行为人是在没有占有公私财物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侵占罪的行为人是在持有公私财物之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的犯罪故意。
    2024-02-21 949次阅读
  • 2023.03.11 2236次阅读
  • 359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