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敲诈勒索构成什么罪

敲诈勒索构成什么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121人看过
导读:敲诈勒索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实施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处罚。
敲诈勒索构成什么罪

一、敲诈勒索构成什么罪

敲诈勒索这一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行向他人索取公私财物。

而所谓的敲诈勒索罪,就是指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去威胁恐吓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者以及其保管者,强迫对方交出财产的行为。

在敲诈勒索过程中,倘若涉及到的公私财物规模达到较大的标准,或者犯罪分子曾有过多次类似的行为,那么他们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敲诈勒索构成犯罪的基本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份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敲诈勒索构成什么罪”,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55次阅读
  • 敲诈勒索1000元至3000元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行为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必须是“数额较大”,才构成敲诈勒索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2024-02-24 1046次阅读
  • 2023.03.13 1461次阅读
  • 1358次阅读
  •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2024-02-19 1306次阅读
  • 2023.04.21 1770次阅读
  • 444次阅读
  • 构成如下: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3、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4-02-28 909次阅读
  • 2023.04.03 1286次阅读
  • 34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