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是否是敲诈

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是否是敲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5 · 1500人看过
导读: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行为一般不构成敲诈。打假是抨击制造和推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和专业打假人士的行动。但恶意购买、恐吓、威胁或施压等手段,企图非法掠夺他人财产,则可能构成敲诈行为。
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是否是敲诈

一、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是否是敲诈

依照邦国法例,职业打假并未构成敲诈行为。

其含义显而易见,即抨击制造和推销假冒伪劣商品之行为。

打假之中既有政府组织的行动,也有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发起的打假行动,甚至还有专业打假人士的参与。

然而,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打假行为,均需以合乎法制原则作为前提,尤其是涉及到民间自发的打假。

现如今出现了一类具有侵略性且与传统打假有所区别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主要通过恐吓、威胁或直接对受害人施压的方式进行,他们通过将卖家的商品全部封锁,或者故意携带假货等非正当手段,旨在实现对他人财产的非法掠夺,这无疑是敲诈勒索的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职业打假人构成敲诈吗

职业打假人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主张赔偿,如果没有采取威胁、恐吓等的暴力手段,一般是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一、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

二、行为人实施了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的行为;

三、达到了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标准。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职业打假人恶意购买是否是敲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