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聚众斗殴中持械的认定司法解释是什么

聚众斗殴中持械的认定司法解释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0 · 1052人看过
导读:“持械”涉及使用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工具。普通工具需综合评估实际状况。持械不仅指直接使用,还包括携带未使用。临时或强行夺得器械也算持械。预谋但未携带或使用的人员,若构成共同犯罪,也视为持械斗殴。未带器械或未及时阻止者,视情况处理。
聚众斗殴中持械的认定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聚众斗殴中持械的认定司法解释是什么

关于"持械聚众斗殴"的法律界定规定如下:

1.“械”应当指各类枪支、治安管制器具、棍棒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致命性工具。

关于持用砖块、酒瓶之类的普通工具进行斗殴的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普通工具在斗殴活动中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严重程度,从而作出是否属于“械”的判定。

2.“持械”应当理解为参与聚众斗殴的相关人员直接以器械作为武器展开暴力斗殴,或者在斗殴过程中已经携带着器械且有所暗示但实际上并未使用的这种情况。

3.所谓的“持械”不仅仅只是提前备好器械,并且在斗殴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也包括在实施斗殴行为的过程当中,临时从附近找到合适的器械并加以利用。

对于那些强行夺得对方之手的器械并加以使用的行为,同样应当视为“持械聚众斗殴”予以惩治。

4.若参与了预先谋划持械聚众斗殴的计划,或是明知己方人员将要参加斗殴,并且有携带器械的要求,即便个人并未实际携带和使用任何器械,如果构成了共同犯罪,那么他们都应当被视为“持械聚众斗殴”进行相应的处罚。

然而,那些虽然参与了预谋持械聚众斗殴,但是并未将器械带至斗殴现场,又或者未能及时阻止己方人员携带器械的人员,在具备足够充分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不予定性为“持械聚众斗殴”。

5.在众多斗殴案件中,只要其中某一方持有器械而另一方并无此装备,我们便应将真正持有器械的那一方定位为“持械聚众斗殴”,而只对未持有器械的另一方给予无持械聚众斗殴的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聚众斗殴中致人轻伤谁负责

聚众斗殴中致人轻伤涉嫌聚众斗殴罪,由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负责。

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聚众斗殴中持械的认定司法解释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