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

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5987人看过
导读:掩隐罪是可以不起诉的,即如果是行为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此时如果是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当时确实根本“不明知”系违法所得的,或者是证明参与程度较低,作用较小,仅有少量违法所得的,此时就是可以不起诉的,具体的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回答可以参考下文。
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

一、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有不起诉的可能。大部分的案件涉案金额不高,获利少或者没有获利,有自首情节,是在校大学生的,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可以从轻从宽甚至免予刑事处罚的,所以,有极大可能争取相对不起诉,及时不起诉失败,大概率也是会判缓刑的。

如果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当时确实根本“不明知”系违法所得,那么自然不构成犯罪,也就是法定不起诉;

如果没有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当事人实施了掩隐罪的行为,也即存疑不起诉;

如果确实构成本罪,但是参与程度较低,作用较小,仅有少量违法所得,那么如果当事人愿意认罪认罚、退赃退赔、如实供述所犯事实,那么则可能构成酌定不起诉。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哪些

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

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两高” 也无相关司法解释,导致对该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分歧。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而且,无具体数额规定,造成定罪量刑随意性增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作为一种犯罪,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实践中往往比照前罪的数额定罪量刑,但是比照的程度又不相同,造成如果两个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判处的结果却可能不一样,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行为的实施一般都是想要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故此不少人即使在被司法机关发现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也不会愿意将自己犯罪所得的金额交出来,此时若被司法机关自己收缴获得,就会出现隐藏犯罪所得未遂的情况,此类犯罪主体的刑事处罚可能会加重。

对于掩隐罪有没有不起诉的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即如果是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候,认为事实不清或者是证据不足的,或者是村存在其他的情节,此时是可以不起诉的。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