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

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1803人看过
导读:触犯刑法并不是等同于犯罪,只有符合我们国家刑事法律当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才是属于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或者说是侵害公民个人财产人身权利的是属于犯罪行为。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

一、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

1、触犯刑法并不是等同于犯罪,触犯刑法不一定是犯罪,符合犯罪构成才是犯罪。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犯罪构成要件是某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满足的主客观条件的有机整体,由四个方面构成:

(1)犯罪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

(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得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要素。

(4)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

四要件说认为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而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进行排除。

三、涉嫌犯罪构成犯罪吗

不一定。只有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后,判决是否有罪,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没有权力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某一人是否有罪。“涉嫌”词义为指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在刑事案件中使用,只是指当事人有与犯罪事件相牵连的嫌疑,并不代表着当事人就是犯罪。因此,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在表述“犯罪”的时候,前面要加上“涉嫌”两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从保障人权出发,在侦查、检察阶段,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统称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最后犯罪嫌疑人是否构罪,构成什么罪,须经法律依法判决。有罪的,经判决生效后,犯罪嫌疑人被称为罪犯;无罪的,释放。

触犯刑法等同于犯罪吗,这个问题在上文当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触犯法律当中的规定不一定就是属于犯罪行为,具体应当是根据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制定。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