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

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19 · 1993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的问题带来帮助。
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

一、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未遂、预备、中止),换而言之具有犯罪预备行为的也就不会构成过失犯罪。犯罪停止形态按停止的原因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这些情形只有在故意犯罪中才存在,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达到法定的结果才定罪,换言之过失犯罪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一、成立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

应当注意到,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过失犯罪的构成条件上作了很大限制,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刑法才规定为犯罪,如果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虽有过失行为,则不是犯罪,可以进行教育或行政处罚。而在故意犯罪中,许多犯罪只要行为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比如行为人实施了杀人行为,虽然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逞,也应当负杀人未遂的。二是在处罚上,鉴于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规定得轻。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从事某些犯罪行为而积极的进行一些准备性的工作,我们国家规定过失类型的犯罪是不存在犯罪预备的,只有故意犯罪才会存在着这些犯罪预备或者是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的状态。

对于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如何的?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2022.06.30 374次阅读
  •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形态(未遂、预备、中止),换而言之具有犯罪预备行为的也就不会构成过失犯罪。按照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19.08.15 1393次阅读
  • 没有。犯罪停止形态按停止的原因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这些情形只有在故意犯罪中才存在,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达到法定的结果才定罪,换言之过失犯罪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2022.12.23 1866次阅读
  • 2020.09.02 358次阅读
  • 一、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预备。只有故意犯罪才存在犯罪预备。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二、对于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会承担刑事责任。
    2022.11.10 1230次阅读
  •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则过失的后果(损害)不会发生,也就没有过失。而如果有了预备,则不成立过失,就成了故意。
    2022.11.07 2152次阅读
  • 2022.06.24 465次阅读
  • 不存在。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则过失的后果(损害)不会发生,也就没有过失。而如果有了预备,则不成立过失,就成了故意。
    2019.08.15 894次阅读
  • 过失犯罪预备的规定是我们国家过失犯罪是不存在犯罪的停止的形态,也就不存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主要是因为这些情形,是在故意犯罪当中,才能够由当事人的主观意图来进行控制的。
    2022.11.07 1711次阅读
  • 2021.03.29 495次阅读
  •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预备犯应受刑罚处罚。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对法益的侵犯小于既遂犯,故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19.08.16 900次阅读
  • 过失犯罪是不可能有预备的行为;一般过失的犯罪都是在自己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而做出了违法的事情,对于过失犯罪一般执法人员在处理的时候也会从轻处罚,对于比较轻的一般还不会承担刑事的责任。
    2022.11.05 1562次阅读
  • 2021.03.23 368次阅读
  •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0.12.31 1258次阅读
  • 犯罪过程里面包括犯罪预备和犯罪既遂,犯罪预备属于犯罪的一种形态。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已经实施了犯罪准备,另一个是还未实施犯罪活动,也就是说在犯罪活动具体实施之前放弃了犯罪行为。
    2022.11.13 146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变造武装部队印章罪既遂应该怎样处罚?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514次阅读2023.03.22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传播淫秽物品应该怎样定罪?相关的法律规定。
    1519次阅读2023.03.22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聚众斗殴未成年应该怎样定罪?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853次阅读2023.03.22
  • 在我国行为犯罪有哪些需要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就构成犯罪的,那么就可以认定为行为犯,一般包括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破坏军婚罪、妨害公务罪等等,具体的行为犯的规定可以参考下文。
    1839次阅读2023.03.22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明星签名变借条应该怎样鉴定,伪造假借条能构成什么罪?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838次阅读2023.03.22

刑事犯罪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