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

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003人看过
导读: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

一、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

惯犯是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挥霍或主要生活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多次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犯罪。惯犯分为常业惯犯与常习惯犯。常业惯犯,是指以犯罪为常业,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腐败生活来源的情况;常习惯犯,是指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的情况。

二、惯犯的特征

①犯罪恶习深,即具有惯行的犯罪故意,且非常顽固,屡教不改,一有机会就实施犯罪。

②犯罪时间长,即在较长时间内实施某种犯罪。“时间长”的量的界限难以确定,从司法实践上看,长则几十年,短则几个月。

③犯罪次数多,即在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犯罪行为。

④社会危害大,由于犯罪人长期、多次作案,积累了犯罪经验,具有狡猾的作案手段和对付侦查的伎俩,其造成的结果往往较为严重。

刑法将惯犯规定为一罪并加重其法定刑,表明对惯犯的特别打击。通说认为,若无法律的明确规定,即使某种行为在形式上具有多次性、罪名同一性,实质上具有惯常性,也不能定为惯犯。

三、惯犯的种类

①常习惯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上称常习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已成习性,一贯实施此种犯罪的犯罪形态;

②常业惯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上称常业犯。指行为人无正常职业或不务正业,而以实施某种犯罪为常业,并以此所得为生活主要来源的犯罪形态。

在我国刑法中,惯犯的法律后果可分为2类:

①惯犯成为某种具体犯罪的量刑情节。如我国《刑法》第356条规定的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其中也包括惯犯。

②惯犯成为某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我国《刑法》第303条规定的“以赌博为常业”,就是部分赌博罪的构成要件。

由此可见,惯犯一般具备犯罪恶习深、犯罪时间长、犯罪次数多、社会危害大等特征。我国法律对惯犯的处罚还是比较严重的,反复多次实施犯罪将从重处罚。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我国法律中惯犯的定义是怎样的?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