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贷款纠纷 > 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

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1581人看过
导读: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是固定的,不是一就是二,法院也有可能仅支持原告方部分诉求,或者也会有可能支持被告方提出的部分诉求。那么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

一、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

1、法院的判决结果不是固定的,不是一就是二,法院也有可能仅支持原告方部分诉求,或者也会有可能支持被告方提出的部分诉求。

2、所以想要判决结果对自己更有利,就需要在诉讼过程中做好应诉的准备,在审理过程中做出有效的答辩。如果应对措施不当或者不做准备的话,就有可能将判决的结果推向对自己更不利的方向,具体应对措施可以咨询律师详谈。

二、信用卡没有能力还面临的影响有哪些

1、会产生信用卡逾期违约金。持卡人未在到期还款日前还款或还款金额不足最低还款额时,按照规定应向发卡银行支付的费用。

2、会产生逾期利息。如果持卡人还款逾期,那么该持卡人上月的所有费用都不再享受银行的免息待遇,而循环日息高达万分之五。

3、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征信黑了,以后贷款受阻,房贷、车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被催收。不停地打电话给你本人,给你家人、甚至可能打给你朋友。你的正常生活会被完全打乱。

5、有被起诉的风险。如果信用卡超过3个月不还款,银行就有可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将由持卡人承担。

6、可能会承担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96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将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三、信用卡实在还不起是怎么催收的

第一种:电话催收方式。

这是对于超过一个账单周期以上的逾期行为。

第二种:短信催收方式。

这种催收是针对持卡人之前出现过逾期还款的行为,通常是在逾期的15天内,用短信来提醒持卡人或者是亲属。

第三种:信函催收方式。

使用挂号信的方式寄送。

第四种:上门催收。

正规的上门催收,包括送信函,找家里人,找亲戚,找单位领导,通过这些人侧面施压。

第五种:法院起诉方式。

这种则是针对超过半年以上,并且金额较大的逾期行为,银行会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持卡人进行还款。

第六种:外包催收方式。

针对逾期情况过于严重的,并且任何催收手段都无法收回欠款。银行就会雇佣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

以上是关于信用卡还不起可能怎么判的回复。您头疼的事正是我们擅长解决的事。题假如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帮您,请戳页面咨询按钮,律图专业律师为您排忧解难。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贷款纠纷相关

  • 从现行法律来看,信用卡还不上是否会坐牢,主要还是看有没有恶意透支信用卡,其次看恶意透支信用卡后的处理方式。恶意透支信用卡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果在被银行起诉前将恶意透支的本金还清,或者将透支金额降低到量刑标准以下,就不会构成信用卡诈骗,银行不会再起诉你。
    2024-03-01 1041次阅读
  • 2023.03.08 6490次阅读
  • 看情况。信用卡持卡人欠款额度超过一万元以上,经过发卡行两次以上催收超过三个月拒不偿还的,银行会冻结卡片并将列入黑名单,同时还会起诉信用卡诈骗及恶意透支,法院强制执行。起诉后拒不还款且欠款金额超过1万的,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是属于恶意透支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人民法院会判刑坐牢。
    2024-02-25 1182次阅读
  • 2023.03.08 50051次阅读
  • 从现行法律来看,信用卡还不上是否会坐牢,主要还是看有没有恶意透支信用卡,其次看恶意透支信用卡后的处理方式。恶意透支信用卡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果在被银行起诉前将恶意透支的本金还清,或者将透支金额降低到量刑标准以下,就不会构成信用卡诈骗,银行不会再起诉你。
    2024-03-03 907次阅读
  • 2023.03.01 8466次阅读
  • 从现行法律来看,信用卡还不上是否会坐牢,主要还是看有没有恶意透支信用卡,其次看恶意透支信用卡后的处理方式。恶意透支信用卡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果在被银行起诉前将恶意透支的本金还清,或者将透支金额降低到量刑标准以下,就不会构成信用卡诈骗,银行不会再起诉你。
    2024-02-21 836次阅读
  • 2023.03.06 1773次阅读
  • 仅是民事纠纷,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坐牢的。1、如果银行提起诉讼胜诉之后,当事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2024-02-22 1138次阅读
  • 2023.03.02 2994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