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终止中止有什么情况?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终止中止有什么情况?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3486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终止中止情况包括案外人提出异议、当事人一方死亡、申请人撤销、执行法律文书作废等。法院在民事执行过程中,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可以中止执行,等影响因素消失后,继续执行。而终止执行后,就不再去标的物执行。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终止中止有什么情况?

一、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终止中止包括哪些情况?

1、执行中止

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如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执行终结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结束执行程序。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民事执行的原则有哪些?

1、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执行标的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

2、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3、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既要采取强制手段,又要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动履行。

4、协助执行原则

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关单位、个人协助执行的,应依法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综上所述,在民事案件审理中,强制执行是法院常用的手段措施。在执行程序中遇到特殊情况法院会中止或者终止。比如被执行人死亡、执行人申请撤销、支持执行的法律文件失去效力或者发生不可抗力等。这样的话,法院中止执行,等具备条件的时候再重新启动执行程序。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