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经营管理精选解答 > 用诉讼手段追企业债务风险有什么呢

用诉讼手段追企业债务风险有什么呢

时间:2024.02.25 标签: 公司经营 经营管理 阅读:1281人
律师解析:
一、时间长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在立案时先进行立案审查,在符合立案条件时人民法院立案庭再受理,在交纳诉讼费用后,才正式立案。
从立案到开庭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一审可以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即使运用简易程序也可以3个月内审结;
如果当事人要提起上诉,进入上诉后二审在3个月内审结。
另外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还可以在两年内申请再审。
就执行而言,在法律文书确定的最后给付期限到来后申请执行的时效为两年。
可见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债务纠纷,一般都面临久拖不决、旷日持久的局面,劳财费力,得不偿失。
二、成本高虽然国家对诉讼费用又进行了减免,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地方法院标准不一,收取比例一般畸高。
特别是像地域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标的较大的时候,支付高额的诉讼费用更是增加了成本,并且面临的是一个不可确定的结果,在委托律师进行代理的时候,还得支付一定的代理费用。
两相综合,在债权利益久久不能得到实现时,无异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三、阻力大对管辖地不在本地而在异地诉讼的时候,由于对方当事人具有“主场优势”,特别是来自各种有形无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使得本来一些普通的民事争议,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诉讼过程的异常艰难,诉讼结果的难以执行,都会使债权人劳神费力,成本陡增。
四、举证难像有些企业合同签定的不规范、管理的不完善、原始资料保存的不齐全导致证据的遗失或灭失,或者证据的证明力不强、证据的取得的形式存在瑕疵等等,诸如此类,导致了诉讼败诉风险的加大,也造成了诉讼成本的增加。
在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这一规则的支配下,如果证据意识不强,存在上述疏漏或问题,更会导致举证难度的增加、败诉风险的提高。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的起诉,必须受理。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第一:开办辅导班具体需要哪些手续需要根据开办的类型来,如果是教育类的辅导班,要去教育局或教委申办《办学许可证》;第二:如果是职业培训类的辅导班,要去劳动局申办《办学许可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一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

​环评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规模情况来写的,主要分为报告书和报告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环评是不一样的,最好让有相关经验的环评师来写。......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分公司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分公司虽非独立法人,但依法注册并领照后可开展业务,以其名义行使经济权力并签订合同。通常需在母公司授权范围内操作,司法实践一般不因分公司签约而判定合同无效,保障整体公司利益。

    浏览量:985 2024-06-15
  • 离婚后合伙企业的财产分割方式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离婚时,一方欲转让合资企业权益给另一方,需遵循流程:首先,如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转让可能实现;其次,如不同意但有优先购买权,可按比例拆分转让收益;若不买也不退股,视为全体默许,转让方配偶可成为合伙人;否则,转让受限。

    浏览量:911 2024-06-14
  • 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主要包括公司董事监事(排除国家工作人员),经理、部门主管及普通员工(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侵吞公司财产。还包括公司外其他机构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员工,如集体、私营、外资企业的员工等。

    浏览量:1017 2024-06-14
  • 隐名股东认定股东资格有哪些规定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认定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129 2022-06-15
  • 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940 2022-06-15
  • 股东分红的条件是什么

    彭彦林律师

    股东分红的基本条件:只要企业的收益大于支出,也就是盈利,股东便可以分红,这是基本条件。另外,还有一个是事先约定,有的企业为了发展需要或者对于股东回本诉求,也有约定了3年没有现金分红的情况。还有的企业,以股票增发的形式分红来替代现金分红。

    播放量:340 2022-06-09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自然人独资公司可以没有监事吗

    1909人阅读

    中国境内的自然人独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需承担设立监事的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设置监事,主要职责为监督公司日常运营,保障公司合法利益和股东权益。

  • 监事会成员如何产生

    1083人阅读

    监事会主席与副主席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监事会应包含股东代表及至少三分之一的公司职工代表,遵循公司章程规定。职工代表通过民主选举程序产生。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个人独资企业账务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101人阅读

    处理个人独资企业财务时,需登录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服务大厅,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并手机验证。虽然独资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但仍需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需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税额,进行网上申报。

  • 个人独资企业股东可以随意支配资金吗

    1143人阅读

    个人独资企业虽财产归投资者所有,但运作中如有纳税义务和收益,需准确核算税款,否则面临税务风险。税后利润由经营者自由支配。此种企业形式由单一自然人投资,财产归其所有,投资者需用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