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宅基地精选解答 > 县城的宅基地可以过户吗

县城的宅基地可以过户吗

时间:2024.04.30 标签: 征地拆迁 宅基地 阅读:858人
律师解析:
要本村农业户籍才能够办理过户。另外,宅基地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的,如果你达不到分户条件,是不能过户的。
我国相关法律均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仅限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是特殊的用益物权,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具有人身依附性,只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才能取得;二是具有福利性,村民一般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后,享有长期占有、使用的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363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后继承需要开具继承人证明和死亡证明,对房屋进行测量绘图填写房屋产权过户申请;持继承公证书、身份证、户口本、宅基地使用证、村委会证明及现土地使用者的资格审......

1、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向所在村民小组提出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书面申请。2、村民小组收到申请后,应提交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并将申请理由、拟用地位置和面积......

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标准。2、农村村民建住宅,......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农户口的宅基地是否可以确权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农业户籍村民拥有原籍村房屋所有权需通过合法途径,包括依法继承、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军队服役、婚姻投靠、特殊工作任务等情况下,且宅基地合法批准,房屋为原规划。服刑人员和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可建房,权属仅限于原住户。

    浏览量:1287 2024-06-21
  • 农村宅基地纠纷发生,应如何应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宅基地纠纷,优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人民政府依法介入;对人民政府决定不满,可提请行政诉讼。土地争议先协商,协商不成人民政府分级处理:个人与单位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裁决,个案或乡镇级则由乡镇级人民政府处理。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

    浏览量:838 2024-06-21
  • 自建农村房屋是否需要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农村自建房需依法申请土地使用权,遵循《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非农建设须向县级国土部门提交土地登记,经批准后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村民一户限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受国家或省级规定限制。在耕地紧张地区,政府须保障村民居住权益,兼顾村民意愿与规定执行。

    浏览量:1065 2024-06-21
  • 农村土地能够互换吗

    屈泉芳律师

    互换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形式之一,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播放量:1398 2022-06-07
京盟律师杜柏飞团队律师

北京京盟律师事务所

杜柏飞律师,北京京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北京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业十余年,拥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擅长行政诉讼,尤其是征地拆迁类案件,多方式解决征地拆迁补偿纠纷。

咨询该律师
  • 农村宅基地是永久的吗

    1397人阅读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村级集体,使用权归家庭。家庭申请宅基地时,申请人资格由家庭设定。只要家庭存在,宅基地使用权便永久生效。这种使用权具有身份性、非经济性和永久性,并受到严格限制。

  • 农村宅基地能否转让给本村居民

    1657人阅读

    即使身为该村村民,也不能购买本村宅基地,因为宅基地属于集体资产,其买卖权利受限。根据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租赁用于非农业建设。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私人财产,可依法处置。村民如满足申请条件,可向相关部门申请宅基地。

  • 农村宅基地收费是多少

    1759人阅读

    农民使用宅基地需支付5元工本费,如占用耕地,需补充同等面积耕地并报省级国土资源厅审批。原址改建不超面积无需额外费用,但须办手续;超面积则执行“占一补一”原则,或缴纳耕地开垦费。

  • 公职人员能否继承农村宅基地

    1254人阅读

    在我国,公职人员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因为宅基地属农村集体所有,非个人财产。合法的遗产继承限于公民去世后的个人合法财产,如收入、房产、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文物、图书文献及法律许可的生产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