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 > 怎么确定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怎么确定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怎么确定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
2024-03-12 15:05:01 已帮助1482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怎么确定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个人犯下犯罪行为并应对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具备的辨别和掌控自身行为的法律含义上的能力。
就一般大众而言,若达到一定的年龄并且生理及智能发展均正常,他们便能够相应地辨识和管控自身行为,进而表现出刑事责任能力。
然而,在当事人患有疾病等特殊情况时,其对自己行为性质与后果的认知能力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则可能发生分离。
因此,只有当这两种能力同时具备,才能称之为具备完整的刑事责任能力。
而对于那些无法尽到刑事责任的人,即便是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亦不能作为犯罪的主体,无法遭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相对较弱者,法院会酌情对其刑事责任予以适度减轻。
具体而言:
(1)年满十八岁的人犯罪,需对其行为负责并负刑事责任。
(2)年满十六岁但不满十八岁的人,如果涉嫌蓄意杀害他人、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致死、性侵犯、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行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刑事责任。
(3)年满十四岁但不满十六岁的人,若蓄意杀害他人或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致死且情节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实后,应被认定为具有刑事责任并承担刑事责任。
(4)未满十四岁的孩子,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进行了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都不必对其行为负责,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5)年满七十五岁的人,如若发现有意犯罪,可以从宽处理或减轻处罚;
如果是疏忽大意导致犯罪活动,同样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6)若精神病人在无法自主分辨或者约束自身行为的情况下产生了危害结果,经过法律规定的鉴定程序得以确认,该精神病患者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应该要求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为其提供严格的监管和医疗看护;
必要时,政府将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医疗。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状态正常时从事犯罪活动,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而对于尚未完全失去辨识或者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适当的情况下,可对其刑事责任予以减轻或减轻处罚。
(7)对于耳聋或者哑巴的人犯罪的情形,可以考虑从轻、减轻或免除惩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