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离婚确实可以进行债务分割,前提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婚内财产协议。
1. 法律依据明确。我国法律允许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部分共同所有,债务分割约定包含其中,且对双方有约束力。
2. 存在限制条件。此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比如夫妻约定一方债务个人承担,若债权人不知晓该协议,符合法定条件时可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担责。
为避免纠纷,夫妻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确保条款清晰明确;同时,若涉及对外债务,要及时向债权人披露相关协议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025-02-16 18:27:01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夫妻双方想在不离婚的情况下进行债务分割,首先要做到协商一致。双方需要就债务如何分割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明确各自承担的债务范围和比例等具体内容,确保双方都能接受并认可该分割方案。
(二)在协商一致后,应当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协议中要清晰、准确地写明债务分割的相关约定,包括哪些债务由哪一方承担等具体条款。同时,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也可以在协议中一并进行约定,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三)要清楚这种婚内财产协议虽然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如果夫妻约定了一方债务由其个人承担,但是债权人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协议存在,而且该债务是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债权人仍然可以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2025-02-16 17:13:2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离婚可以通过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的方式进行债务分割,但该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解析:
1、法律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等,此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所以夫妻可以在不离婚的情况下通过协议对债务进行分割。
2、对抗第三人问题:虽然夫妻之间可以就债务分割作出约定,但如果债权人不知情,即属于善意第三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债权人仍可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这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3、提醒:婚内财产协议中关于债务分割的约定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您在这方面有具体的问题或者需要起草相关协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16 16:09:17 回复
咨询我
1. 婚姻存续期间,即使不离婚,也是能够进行债务分割的。这往往是夫妻双方经过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来实现的。
2.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夫妻能够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作出约定,比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对夫妻双方是有约束效力的,其中自然也涵盖了债务分割的相关约定。
3. 但要特别留意,这种协议没办法对抗善意第三人。打个比方,夫妻约定一方的债务由其个人来承担,可要是债权人不知道有这个协议,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依然可以要求夫妻双方一起承担债务。
2025-02-16 15:02:2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 婚内债务分割的前提是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通过此协议,可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及债务归属进行约定,如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部分共同等,该约定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2. 但此协议存在局限性,即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即便夫妻内部约定了债务由一方承担,若债权人不知道该协议,且符合法定条件,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例如,一方对外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即便有婚内债务分割协议,不知情的债权人也可要求夫妻共同偿债。
3. 这种债务分割只是在夫妻内部产生效力,对外不必然能免除另一方的偿债责任。
提醒:
签订婚内债务分割协议时,要明确约定内容,且注意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风险,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2-16 14:2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