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逃逸构成犯罪会受到什么处罚
交通逃逸构成犯罪通常会受到以下处罚:
1.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民事赔偿责任:逃逸方需承担因逃逸行为导致的受害者的全部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害者及其家属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逃逸方赔偿损失。
交通逃逸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二、交通逃逸构成犯罪怎样认定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责任认定,首先看行为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与事故发生有无因果关系。若其行为是事故主要或全部原因,一般会被认定负主要或全部责任。
比如,在事故发生后,驾驶人明知发生事故却逃离现场,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无法认定责任的,逃逸方通常负全部责任。
从主观方面看,逃逸者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若因害怕被殴打等合理原因暂时离开,又主动归案的,不构成逃逸。
责任划分一般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综合判定。一旦认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逃逸者不仅要承担刑事处罚,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费用。
三、交通逃逸未构成犯罪要承担啥责任
交通逃逸未构成犯罪,需承担行政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
行政责任方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民事赔偿上,逃逸方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需赔偿受害人因事故产生的各项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财产损失等。若造成残疾,还应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要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即使投保了交强险,保险公司也会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出部分由逃逸方承担。此外,逃逸情节会加重其在民事赔偿中的不利地位,一般会被认定为负全责或主要责任,加大赔偿比例。
当我们探讨交通逃逸构成犯罪会受到怎样处罚时,会发现这是一个涉及刑事、民事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比如在实际的司法判定中,如何精准界定“因逃逸致人死亡”,不同的情况量刑会有很大差异。还有在民事赔偿部分,对于各项赔偿费用的具体计算标准以及如何确保受害者能顺利获得足额赔偿等。若你对交通逃逸犯罪处罚的具体细节、赔偿流程或者法律适用等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助你明晰其中的法律要点。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