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合同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

合同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1776人看过
导读:合同债权人可在以下情形免除对方债务:其一,债务人依法履行完债务,债务自然消灭;其二,双方达成符合法律形式要件的书面协议,约定债权人免除债务;其三,债务人的债务与特定事实抵销,如互负同种类到期债务,抵销后债务部分或全部消灭;其四,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免除情形,如债务人遇不可抗力,经法院裁定等程序,债权人可免除其债务。
合同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

一、合同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

合同债权人在以下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一是债务人依法履行完毕债务,此时债务自然消灭,债权人无需再主张免除;二是双方达成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该协议需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三是债务人的债务与某一特定事实相抵销,如双方互负同种类的债务且已届清偿期等,经抵销后债务部分或全部消灭,债权人也就无需再主张免除;四是法律规定的其他免除债务的情形,如债务人陷入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无法履行债务,经法院裁定等程序,债权人可免除其债务。

二、合同债权人免除对方债务有哪些法律限制

债权人免除债务是处分债权的行为,原则上有一定自由,但也存在法律限制:

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若免除债务会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该免除行为可能被认定无效。比如,债权人已将债权质押给第三人,此时免除债务人债务,会损害质权人的利益,质权人可请求撤销该免除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免除:某些具有特定人身性质或涉及公共利益的债务,债权人不能随意免除。如抚养费赡养费债务,涉及被抚养人、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债权人不能擅自免除。

当事人约定限制:若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不得免除债务的条款,债权人应遵守约定,否则构成违约。

三、合同债权人免除对方债务有哪些法律条件

债权人免除债务是单方法律行为,法律条件如下:

1.债权人具有处分能力:债权人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进行意思表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免除债务意思表示无效。

2.向债务人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免除应当由债权人或其代理人向债务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该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口头等形式。

3.意思表示真实:免除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债权人的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

4.不得损害第三人利益:若免除债务会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影响第三人的债权实现,该免除行为可能被认定无效。

5.债务合法有效:所免除的债务须是合法存在的,非法债务不能免除。一旦债权人作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免除表示,债务即消灭。

当我们探讨合同债权人在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对方债务时,除了常见的明示免除,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情形。比如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新的协议,以其他形式默示地免除债务。或者在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后,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也可能被视为对部分债务的免除。此外,如果债权人的行为使债务人有理由相信债务已被免除,那么后续再主张债务,也可能面临法律障碍。你是否在合同债务相关问题上存在疑惑呢?若对合同债权人免除债务的具体情形、法律后果等还有不解,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