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起诉开庭不去怎么办
原告起诉后开庭没去,法院会按撤诉处理。这意味着原告放弃这次打官司的权利,以后再因同一事儿起诉,可能会受限。我就见过这样的,后来后悔都来不及。
被告收到传票开庭不去,法院能缺席判决。被告等于放弃了为自己说话、举证等权利,判决结果可能对其不利。我曾接触的案子里,就有被告因此吃了大亏。
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还不来,法院可拘传。所以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得重视诉讼,按时出庭。
二、法院起诉开庭被告不去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法院起诉开庭被告不去,分以下两种情况:
1.若为必须到庭的被告,如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
2.对于其他案件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意味着被告失去了在法庭上进行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结果可能对被告不利。被告应重视诉讼,积极出庭维护自身权益,若无法出庭,可委托律师等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法院起诉开庭不去会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在法院起诉后开庭不去,分不同主体来看法律后果。
若原告开庭不去,按《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按撤诉处理。意味着本次诉讼程序结束,若想再起诉需重新立案并缴纳诉讼费用。
若被告开庭不去,法院会视情况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在被告未到庭陈述、辩论情况下作出的判决。若被告败诉,将承担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如支付款项、履行合同等。若不履行,原告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被告财产,还可能将被告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信用、出行、消费等造成限制。所以,无论原被告,若无正当理由都应按时参加庭审。
当我们探讨起诉开庭怎么办时,除了做好庭审前的基础准备,还有一些后续情况也需要关注。比如开庭后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服,当事人是有上诉权利的,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上诉申请,开启二审程序。另外,若一方不履行已生效的判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些都是起诉开庭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你是否也正在为起诉开庭的相关事宜而困扰呢?如果对于开庭后的上诉流程、强制执行的具体操作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