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冒用他人身份诽谤罪怎么处理

冒用他人身份诽谤罪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6 · 1950人看过
导读:诽谤罪情节严重包括多次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恶劣影响或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等。量刑标准根据案情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犯罪构成要素包括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主观故意明知会损害他人名誉且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
冒用他人身份诽谤罪怎么处理

一、冒用他人身份诽谤罪怎么处理

诽谤他人的行为仅在情节严重时方能构成诽谤罪,而所谓“情节严重”则主要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进行诽谤;

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造成严重损害;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产生了恶劣影响;

诽谤他人致使受害者精神失常甚至导致其自杀等情形。

关于诽谤罪的量刑标准,需依据具体案情而定:

1.犯本罪者,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若犯本罪,仅在被害人提出控诉后方可予以审理,但如涉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利益的情况则不在此限;

3.所谓“告诉乃论”,意即犯诽谤罪者,仅在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方予受理,否则不予立案

诽谤罪的构成要素如下:

1.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均为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权。

犯罪所指向的对象为自然人;

2.在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须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事实的行为,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此举会引发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且希望或放任此类结果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冒用他人身份怎么定罪

1、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2、我国刑法中也有关于盗用身份证的有关规定,《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冒用他人身份诽谤罪怎么处理”,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41次阅读
  • 诽谤罪情节严重包括多次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恶劣影响或导致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等。量刑标准根据案情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犯罪构成要素包括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主观故意明知会损害他人名誉且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
    2024-05-10 866次阅读
  • 2023.03.04 10019次阅读
  • 459次阅读
  • 冒名贷款危害体现:个人信用方面。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个人的信用记录将实现全国金融机构联网,个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查询到自己的信用记录和状况。因此,当冒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
    2024-02-19 957次阅读
  • 2023.03.18 1479次阅读
  • 378次阅读
  • 盗用他人身份证贷款,构成侵犯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居民身份的有效证件,只能由所有人使用,既不允许随意出借给他人,也不允许使用他人的。银行或者信贷公司不能仅凭居民身份证就认定个人身份。如果是委托办理贷款,应另行出具授权委托书,写明委托的事项、委托权限和范围。如果被人冒用身份证贷款,身份证所属人要承担没有保管好证件的责任,会依处罚。
    2024-02-23 1345次阅读
  • 2023.03.08 428590次阅读
  • 39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