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

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09 · 1784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问题带来帮助。
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

一、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

夫妻双方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归属依据以下情形确定:

(1)如果子女在2周岁以内的,一般由女方获得抚养权;

(2)子女周岁以上的,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3)子女8周岁以上的,尊重子女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女方提出离婚,离婚后孩子应怎么判

夫妻离婚,子女抚养权的判决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如果子女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于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父母为子女买的房子离婚时怎么处理

父母为子女买的房子离婚时的分割方式如下:

一、如果是一方父母全款出资买房的,则如果房子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的,则离婚时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如何分割,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法院可能会判决双方均等分割房产;如果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则认定为这一方的个人财产,归这一方所有。

二、如果是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则如果房子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如果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则按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分割该房产。

三、如果是一方父母支付首付,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该房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如果该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且婚后这一方用个人财产还贷的,则该房产视为这一方的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父母离婚,成年子女跟谁,法院怎么判?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子女抚养相关

  • 2020.10.04 376次阅读
  • 父母离婚女儿不一定跟谁。如果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女儿由谁抚养的,则根据双方的协商结果确定女儿抚养权归哪一方。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的,则由法院判决,法院会综合衡量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孩子的年龄等因素,按照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女儿由谁法院。
    2023-09-06 1052次阅读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父母跟随子女户口迁移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2023.04.11 2215次阅读
  • 2021.02.25 493次阅读
  • 离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当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主要考虑:经济状况、个人素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9-18 1073次阅读
  • 孩子成年后父母离婚是不需要选择跟谁的,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成年了,如果是孩子成年并且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此时就是不需要选择父母来予以抚养的,但是如果是孩子愿意选择的也是可以的,具体的孩子成年后父母离婚跟谁的回答可以参考下文。
    2023.06.08 1063次阅读
  • 2020.09.02 456次阅读
  • 夫妻双方离婚时,子女抚养权归属依据以下情形确定:(1)如果子女在2周岁以内的,一般由女方获得抚养权;(2)子女周岁以上的,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3)子女8周岁以上的,尊重子女的意愿。
    2023-09-16 1120次阅读
  • 子女的财产在法律层面上跟父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没有权利随便触犯孩子的财产,如果未成年人名下有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父母只能用在孩子身上,比如对孩子的日常支出,父母可以使用孩子的财产。
    2023.03.04 5135次阅读
  • 2020.11.30 338次阅读
  • 父母离婚成年孩子不用判决,法院对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主要是指针对未成年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9-14 868次阅读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民法典规定子女满18岁父母离婚户口跟谁,夫妻离婚怎样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3.03.11 1775次阅读
  • 2020.12.03 328次阅读
  • 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决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2023-09-01 1371次阅读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民法典规定子女满18岁父母离婚户口跟谁相关的法律规定。
    2023.04.21 168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子女抚养最新文章

  • 1、支付抚养费的一方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2、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因犯罪在服刑的。3、抚养孩子的一方再婚,而且其配偶愿意承担孩子的全部或者部分抚养费的。关于哪些情况下能请求减免抚养费,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了解。
    1037次阅读2023.10.04
  • 非婚子女能不能要求增加抚养费?当原本判决的抚养费已不能满足成长需要时,非婚生子女有权要求不直接抚养的生父或生母增加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1937次阅读2023.10.04
  • 非婚子女是否有权申请增加抚养费?当原本判决的抚养费已不能满足成长需要时,非婚生子女有权要求不直接抚养的生父或生母增加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1517次阅读2023.10.04
  • 离婚后子女参加兴趣班的费用怎么分摊?如男女双方就兴趣班费用的支付标准、支付条件作了明确的约定,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按照约定承担即可。离婚后之后原则上讲,报班的一方应事先与另一方协商。
    1186次阅读2023.10.04
  •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离婚后要去前夫家看孩子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10次阅读2023.10.04
遇到子女抚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子女抚养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