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

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3.28 · 1172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

一、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

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财产,这两种方式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明显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主体不同。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

4、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而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5、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二、遗赠纠纷如何处理

遗赠纠纷常常发生在遗赠人设立遗嘱或者其法定继承人在实施其继承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可以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遗赠人将财产用遗嘱的方式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时最重要的要看遗赠协议的有效性。如果遗赠协议是在自愿、意思明确、清醒、无胁迫的状态下,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并且符合法律对遗嘱的要件规定,应当认定遗赠协议的有效性,并尊重遗赠人的意思自治和自由。

另外,遗赠的标的只能是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不能是财产义务(如债务)。受遗赠权也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当受遗赠人先于遗赠人死亡,其受遗赠权便自然消失。当受遗赠人不愿接受遗赠,他也不能将该遗赠财产转给他人。但是,当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清偿遗赠人的债务应优先于执行遗赠。遗赠人行使遗赠权不得违背法律规定。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遗赠作为一项遗产处分,必须符合该规定。

遗赠是公民以遗嘱方式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立遗嘱的公民为遗赠人,接受遗赠的人为受遗赠人。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通过遗嘱方式处分财产,这两种方式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明显的。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遗赠遗嘱主要有哪些不同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 2017.07.22 9次阅读
  • 离婚证遗失或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离婚证。
    2023.01.09 1484次阅读
  •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体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4、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5、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
    2022.11.15 2077次阅读
  • 2018.03.25 10次阅读
  • 1、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2、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3、是否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不同。
    2022.11.30 907次阅读
  •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体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4、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5、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
    2022.11.04 1416次阅读
  • 2020.11.05 383次阅读
  • 1、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 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2、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3.05.08 1129次阅读
  • 遗嘱写赠与的区别主要有:赠与是合同关系,而遗嘱是单方的认定情况,只要遗嘱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认定就可以达成一致意见,但赠与必须由双方协商后得出认定,另外遗赠是对死后的财产进行认定的情况。
    2022.11.05 2116次阅读
  • 2017.11.20 1253次阅读
  • 遗赠和遗嘱的区别:1.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2.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
    2023.04.23 1302次阅读
  • 遗赠与遗嘱区别主要体现在受让主体、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以及权利的接受、行使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般来说,可以继承该财产所有者遗产的就不得成为遗赠主体,任何指定的遗赠机构,若是在法定期限内部明确表示接受遗赠物,就会被视为放弃。
    2022.11.16 1609次阅读
  • 2021.03.27 495次阅读
  • 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文书就是遗嘱。遗嘱与遗赠的区别如下:1.客体不同。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2.受让人不同。
    2021.05.30 1386次阅读
  • 遗嘱遗赠扶养协议两者一般遗赠扶养协议要高一些,如果两者同时存在的话,那么遗赠要优先于遗嘱继承,但对于遗赠的主体一定要是继承者以外的人,从而这从份协议也是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才能实施。
    2022.11.11 197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 打印的遗嘱有法律效力不?并不是一定有效,除非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应当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须符合法定的资格、数量、在场见证等方面的要求;2、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3、注明年、月、日。
    1578次阅读2023.06.01
  • 老人没有立遗嘱该如何继承财产?没有订立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法律尊重男女平等,男女都依法具有继承遗产的权益,对符合法定继承人标准的,都会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当然,继承权是继承人享有的一项权利,继承人若不想继承遗产时,有权放弃继承,其所放弃的遗产份额有其他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继承。
    1359次阅读2023.06.01
  • 父母的遗产并不一定由独生子女继承,若是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那么独生子女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与死者的父母、配偶一起继承遗产。若是对父母遗产该独生子女继承吗依旧不清楚的,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258次阅读2023.06.01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代位继承需要符合什么条件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987次阅读2023.05.31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女婿是否有法定继承权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427次阅读2023.05.31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遗产继承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