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贷款纠纷 > 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

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030人看过
导读:逾期3个月后会立案,如果银行起诉持卡人,法院会在受到诉讼材料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逾期3个月经催收两次不还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想进一步了解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可咨询律图专业律师。
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

一、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

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会在公安机关立案。

如果是银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则法院应该在受到诉讼材料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欠款金额达1万元的,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一般要经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二、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银行会停卡

一般来说,如果信用卡逾期超过了三个月,并且对于银行的催收不理不睬达到了两次以上,那么银行就会封卡。

逾期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使用这张卡片,用新的正常的还款记录覆盖原有的负面记录,一般24个月后就会产生新的信用记录这样记录刷新后个人信贷等等都不会受到影响。长期逾期,信用卡会利滚利并且还有高额滞纳金,如果跑路,银行会认定自己恶意透支,会报警。如果因为失业或者疾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在最后还款期限到来之前,陈述自己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可以申请延迟还款和利息优惠。

三、信用卡欠的钱没还是不是会被催收

信用卡逾期超过银行的宽限期就会被催收,如果不希望被花式催收方式打扰,建议尽快还款。

银行的催收方式有以下几种:

1、短信提醒

应及时就即将到期的透支金额、还款日期等信息提醒持卡人。

2、信函催收

是指银行每月定期通过每月寄发催收信件涵以提醒客户及时缴纳逾期欠款,对滞纳用户具有警示和提醒的作用。信函催收可以根据用户目前滞纳状况采用不同的催款方式,警示客户不及时还款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3、电话催收

电话催收具有催收成本低、沟通效果明显、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优点。通过电话催收,催收管理员可以直接了解到目前持卡人滞纳的原因,根据沟通的信息来判断当前账户的还款风险状态,确定下一步的催收计划。

4、当面催收

当面催收具有成本高、效率高的特点,所以适用于欠款金额较大的债务人。上门催收时应携带信用卡逾期持卡人书面催收函及还款承诺书,通过言语沟通抛出法律后果警示债务人还款,强制借款人必须在规定的日期还款,最好当日还,写还款承诺书。如果持卡人不在,催收人员应设法让债务人家人或者同事代收,留下催收信函。

5、司法催收

司法催收是将长期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债务人采取法律诉讼的方式催收欠款。一般是金额在1万元以上,2次催收,6个月内未还款的债务人。这类债务人大多是老赖客户,应及时冻结此类用户的信用卡。采用司法手段可以有效威慑债务人通过法院执行部门来强制催收。

以上是关于“信用卡实在还不上多久就会被立案”问题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解决方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贷款纠纷相关

  • 365次阅读
  • 1、信用卡逾期三个月即可进入司法程序进行立案而且追诉期为两年。 2、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逾期会导致产生逾期利息和滞纳金,不良的征信记录,甚至银行将会委托律师发律师函进行催收,如果欠款人依旧不还清欠款,那么欠款人会面临刑事问题。 更严重的时如果本金透支超过了一万,并且经过银行催款,还没有还上的,持卡人会受到刑事处分。 3、如果是平时疏忽大意忘记还款,那发现逾期后,一定要尽快还款,最好是全额还款。
    2024-02-21 905次阅读
  • 2023.03.04 1499次阅读
  • 304次阅读
  • 1、欠钱没有能力偿还可以和对方协商约定分期付款。《民法典》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2、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
    2024-03-03 1202次阅读
  • 2023.03.03 1660次阅读
  • 460次阅读
  • 孩子在哪儿上学跟户口在哪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是外来户籍的学龄儿童,监护人可以申请到监护人工作地方的学校上学。孩子在户籍上,可以保证有学位。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学位不紧,即使是没有户口的孩子也可以读。户籍户主应该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样做方便了,但即使户主是爷爷,不要紧,但程序会更复杂。
    2024-03-01 1328次阅读
  • 2023.03.01 1103次阅读
  • 71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