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侵犯肖像权属于什么案件

侵犯肖像权属于什么案件

时间:2024.02.19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442人
律师解答:
属于。
律师解析:
属于民事案件。
1、侵犯肖像权属于民事侵权,可以请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2、侵犯名誉,情节严重的,涉嫌诽谤罪
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情节严重并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构成诽谤罪,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要求法院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

由于网络诽谤内容的发布者是犯罪的源头,是犯罪行为的始作俑者,因而在一般情况下,网络诽谤有关内容的发布者应当承担网络诽谤的全部或主要的刑事责任。......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离婚后遭遇男方纠缠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离婚后,男方无理纠缠,受害人可通过沟通解决分歧;若严重影响生活,可报警或诉诸法律制止骚扰。骚扰行为严重者,可能面临短暂拘留(五天以下)和罚款(最低500元);恶劣情况下,拘留时长增至五至十天,罚款额度相同。

    浏览量:1018 2024-06-18
  • 骂人可能涉嫌构成什么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该案件涉及寻衅滋事罪和侮辱罪,评估依据包括言语恶意、环境因素。轻度侮辱不构成犯罪,但会受治安管理;严重的侮辱(如公开暴力侮辱)构成侮辱罪;恶劣的追逐、阻挠、谩骂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则可能发展为寻衅滋事罪。

    浏览量:1096 2024-06-18
  • 人格权受到侵害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人格权受侵,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者立即停止、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道歉及赔偿损失。侵权人不履行责任时,受害者可依法诉诸司法机关,强制执行上述侵权责任。

    浏览量:923 2024-06-18
王芳芳律师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

杭州资深婚姻家事律师,专业办理婚姻家事案件多年 中国民主xx会会员,安徽大学本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律师专业技能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来,处理过众多疑难复杂案件,其中所属团队处理因各种原因导致离婚诉讼百件以上,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百件以上,受到委托人好评。长期从事公益法律事务,为杭州市工会志愿者名誉律师和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同时为多个基层政府的顾问律师,为政府和社区以及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主要职务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法律顾问团律师 杭州市安徽商会律师团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援助律师 杭州市工会律师

咨询该律师
  • 未成年辱骂他人犯法吗

    1519人阅读

    1.未成年辱骂他人,若未满十六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2.若未成年人实施辱骂他人但未构成犯罪,未满十六周岁的由监护人负责教育和引导;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首次不处罚,再犯则面临治安管理处罚,但会考虑减轻处罚。

  • 上门寻衅滋事辱骂他人

    1792人阅读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挑衅侮辱者,将依法严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若构成刑事犯罪,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

  • 侮辱诽谤罪追诉期是多久

    1123人阅读

    诽谤罪的诉讼时效上限为五年,因为诽谤罪的法定最高刑罚为不超过五年的有期徒刑。起诉时效是指刑事诉讼启动的时间限制,根据最严厉的刑罚来确定。这意味着,如果受到诽谤的受害者要提起刑事诉讼,必须在五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再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因此,受害者应该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怎样才算侵犯名誉权

    1623人阅读

    侵犯名誉权的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实际损害他人名誉,且被第三方知悉;行为人存在过失;受害者是具体个人;行为对受害者名誉造成严重损害,使其承受不公平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精神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