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民事起诉状范本怎么写

民事起诉状范本怎么写

时间:2024.02.29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908人
律师解析:
原告:
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
被告:
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
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费用名称如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补偿金等)损失××元。
2、本案诉讼费由全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
应写明侵害行为的事实和侵害后果的事实。
若是人身伤害的,应写明受侵害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就医情况等,作过法医鉴定的也应写明结论。
若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应写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
此致××人民法院具状人(本人签名):
××年××月××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被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诉讼请求:1、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费用名称如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元。2、本案诉讼费由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行政赔偿诉讼当事人包括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赔偿诉讼中,当事人包括原告(受行政行为影响的行政相对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共同诉讼人(共同参加诉讼的各方)。此外,还可能有第三人,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浏览量:867 2024-05-16
  • 查处传销属于哪个部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涉嫌传销活动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同时,工商和公安机关应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传销进行调查和惩处。在此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浏览量:1038 2024-05-15
  • 对行政处罚不服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法院有权撤销违法且符合撤销标准的行政处罚,并命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决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属于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可先申请复议,若不满可再起诉;也可直接起诉。

    浏览量:1013 2024-05-14
王禾杰律师

云南仁悦律师事务所

王禾杰律师,法学本科,从事法律工作4年,期间参与了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居间服务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故意杀人、运输毒品等诉讼案件,从事过小贷公司、物业公司法律服务业务。 王禾杰律师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认真理清案件中的法律关系,细致梳理案件中的证据材料,以充分正确的法律观点,为当事人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法律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有哪些

    1638人阅读

    在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前,检察机关需先向相关行政机构提出检察建议,敦促其纠正不当行为或完善职责。行政部门收到建议后,须在一个月内依法处理,并书面反馈处理结果给检察机关。这一流程确保了行政机构有机会自我纠正,同时也为检察机关提供了必要的监督手段,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通过这种方式,检察机关和行政部门共同维护了法治秩序和社会公正。

  • 行政裁决有没有强制性

    1174人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裁决书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为其涉及的争议本质上是民事性质。如果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书有异议,他们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与此不同,法院作出的判决书和调解书,一旦生效,就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在处理相关争议时,当事人需要明确行政裁决书的法律效力,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不动产申请行政复议期限是多久

    1780人阅读

    关于不动产行政复议的有效时限,我国法律规定,自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识到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六十个自然日内可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若法律另有规定超过此期限,则从其规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未能按期申请的,期限可从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 行政诉讼申请法院回避的流程是怎样的

    1558人阅读

    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审判人员如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应及时提出回避申请。回避制度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及勘验人等,由审判长最终裁定相关人员的回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