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消费权益精选解答 > 欺骗消费者处罚标准

欺骗消费者处罚标准

时间:2024.02.25 标签: 损害赔偿 消费权益 阅读:877人
律师解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或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商品或服务的信息,不得以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误导宣传等方式欺骗消费者。如果商家或销售者违反了上述规定,将面临以下处罚: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3.责令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4.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如果商家或销售者的欺骗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或销售者赔偿。如果商家或销售者拒绝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欺骗消费者是一种违法行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赔偿责任。商家或销售者应当诚信经营,不得以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具体的赔偿方式取决于过期食品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影响。实际损失赔偿:如果过期食品导致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或医疗费用支出,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

无证生产食品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主要包括: 1、罚款:无证生产食品的行为,会被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2......

具体的赔偿方式取决于过期食品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影响。实际损失赔偿:如果过期食品导致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或医疗费用支出,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彭彦林律师

    消费者有以下基本权利: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

    播放量:862 2022-06-07
  • 快递过程中货物被损坏谁来赔偿

    屈泉芳律师

    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损失一般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播放量:1100 2022-06-07
  • 没有保价的货物物流丢了怎么索赔

    屈泉芳律师

    如果未保价的货物不见了可以用合同法进行理赔。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者,其实质上是和消费者达成了一个合同协议,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损坏,快递公司有责任进行赔偿,发生这些情况时,快递公司可以和收货人约定好赔偿的价格,或者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播放量:1326 2022-06-07
  • 消费金融发短信说我严重逾期是多久

    1993人阅读

    消费金融机构短信称我严重逾期,逾期超过90天则为严重逾期,影响卡片正常使用。逾期30天内为不良信用纪录,但非严重逾期;逾期60天以上但不足90天为中度逾期;逾期达或超90天则极为严重,可能被列入银行黑名单。

  • 消费者权益购买后产品降价是否可以退款

    1100人阅读

    消费者权益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格式条款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在购买折扣商品后的退货更换权利。因此,如果商家规定减价商品不予退货更换,这是不被允许的,消费者仍有权要求退货或更换。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质量问题有何规定

    1989人阅读

    《消保法》规定商品质量不达标,消费者可退货或要求更换、维修。无规定或约定时,消费者收货七日内可退货,否则可要求更换、维修。产品有问题,消费者可要求三包:性能不符、不符标准、与说明差异大、检验不合格、修理无效。

  • 居间服务费多少是合法的

    1557人阅读

    居间服务费用合法性问题探讨:居间人成功促成协议签订并获得酬金,需按劳务报酬(税率20%-40%)申报纳税。对于居间费用的合理比例,建议根据项目总价值的2%-5%来设定,但具体应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