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立案精选解答 >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理由是什么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理由是什么

时间:2024.02.23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立案 阅读:915人
律师解析: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理由如下:
一、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二、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刑诉法》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根据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如下:(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处罚金:1、涉案赃物价值......

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死亡的,法院应当中止审理,等待被告的继承人是否参加诉讼。如果经通知参加诉讼,依法变更被告。如果经通知,其继承人不参加,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并可以强制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行为人过失犯罪的,不构成累犯,因为构成累犯的法定条件之一是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因此,若有一罪属于过失犯罪的,则不构成累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以上即是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播放量:448 2022-06-09
  • 金融诈骗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播放量:999 2022-06-09
  • 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播放量:849 2022-06-09
李阳律师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李阳律师,现执业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实战派律师。 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耐心、细心、用心的去办理每一个案件,精准的把握当事人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李阳律师的执业理念。李阳律师常说,律师不应是完全的利益诉求者,而应当是社会道德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建设者。 执业以来,李阳律师专注于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债权以及公司诉讼,担任多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因专业、诚信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朋友、客户的赞誉和好评。

咨询该律师
  • 同一案件能两地立案吗

    1667人阅读

    涉案双方在不同地区起诉时,两地均可受理,但先立案的法院有审判权。民事诉讼中,被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法院审理。遵循地域管辖原则,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 非法破坏耕地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616人阅读

    网络离婚流程:1.登录民政局或法院官网,找到离婚申请部分。2.填写离婚申请表单,上传必要证明材料。3.提交后等待初步审查,进行在线或线下调解。4.若调解无果,申请将转交法院处理,补充资料。5.法院完成审理后,做出裁决并颁发离婚证书。

  • 故意砸坏别人东西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1594人阅读

    在我国,从起诉到开庭一般需要约两个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分普通和简易两类,普通程序适用于复杂案件,简易程序适用于简单、事实清晰且争议小的案件,需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

  • 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罪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1008人阅读

    员工薪资纳税的准则主要包括: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体系计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五千元。全身性所得适用百分之三到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则采用百分之五到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这些规定旨在确保税收公平合理,避免高收入者过度避税,同时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