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诽谤罪既遂如何量刑??

诽谤罪既遂如何量刑??

时间:2024.03.18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436人
律师解析:
诽谤罪既遂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媳妇骂婆婆一般是不构成违法的,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是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仅为口头辱骂,没有造成......

诬告诽谤他人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恶意诽谤诬陷他人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

人格侮辱是指通过诽谤、辱骂、侮辱对受害人的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的言语或行为。侮辱人格侵犯的客体......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网络攻击触犯了哪部法律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中国民法典明确网络人身攻击行为构成侵害人身权利,攻击者需承担侵权责任。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受法律全面保护,禁止侮辱、诽谤等损害名誉形象的行为,保障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浏览量:1302 2024-06-14
  •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立案标准如何界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对他人的恶意言论,若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成立诽谤需满足四要素:受害人的名誉受损且严重;言论违法;言论导致损失有直接因果;责任人心存明显过错。法律对此类行为有明确规定和严惩措施。

    浏览量:863 2024-06-14
  • 名誉权侵权的方式具体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名誉权侵犯表现为:一,公开散布他人隐私或捏造事实贬损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二,个人针对法人进行恶意攻击、诋毁,导致实际损害企业利益,皆构成侵权。

    浏览量:980 2024-06-14
蔡机炼律师

广东明捷律师事务所

蔡机炼律师是广东明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具有良好的法学教育背景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其积累了丰富的诉讼及非诉业务经验,刑事辩护是蔡律师的主要业务方向,主办过经济案件、诈骗案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等全国各地刑事案件,其中不乏一些不予批准逮捕、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等典型案例,其擅长领域还有:婚姻家庭、物权房产纠纷、侵权损害赔偿、商事合同纠纷等。办理案件中,蔡律师积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指导当事人搜集并固定证据,为当事人争取了最大的利益,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收费按照政府律师指导价格收取,实际经济困难者可以减免律师费,或在法律允许下采用风险代理的收费方式。免费咨询电话:15815238107或15363392140,微信:15815238107或15363392140。

咨询该律师
  • 员工违反员工手册侮辱领导辞退需要赔偿吗

    1491人阅读

    在处理员工因辱骂上司被辞退的事件时,公司需先全面审查相关证据,评估辱骂行为的恶劣程度及对公司的影响。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若员工行为严重违反规定,且公司能提供充足证据,则公司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对方报警说我肇事逃逸,我能告对方诽谤吗

    1697人阅读

    "断卡"行动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对于过去五年受罚并银行账户被禁的用户,五年后将自动解封。因行动执行严格,银行对六个月无柜台现金交易的银行卡暂停非柜台业务,如微信支付。用户需持有效身份证和银行卡到银行验证身份信息,通过后即可恢复业务。

  • 言语侮辱导致他人死亡怎么办

    1273人阅读

    言语侮辱导致他人死亡,当事人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明知对方有疾病仍恶意辱骂,或故意咒骂致人死亡,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受死刑、无期徒刑或长期徒刑等处罚。若未预知后果,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承担民事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具体责任分配需综合考虑冲突原因、救助措施等。

  • 辱骂他人辱骂死人犯法吗

    1714人阅读

    当知悉他人有严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时,谩骂可能引发其死亡风险,若故意谩骂导致对方死亡,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非故意情况下,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视情况而定。民事责任上,若证明谩骂与死亡有必然联系,谩骂者需承担医疗费用、丧葬费用和精神抚慰金等。若无明确关联且双方无明显过失,法院可能依据公平原则要求谩骂者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具体赔偿额度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