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处罚辩护专题 > 缓刑能否减刑

缓刑能否减刑

缓刑能否减刑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个人或集体是需要依法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行为人应该接受何种处罚是由其自身的犯罪情节决定的。
2024-03-23 14:30:10 已帮助1488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缓刑能否减刑
对于缓刑是否能够获得减刑,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犯罪分子必须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才能在原判刑罚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刑期。
而对于那些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限内,只要他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接受良好的教育改造,确实展现出悔过自新的态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立功行为,均有可能获得减刑;
然而,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重大立功情形,才需要考虑进行减刑处理:
首先是积极阻止了他人从事有重大意义的犯罪活动,其次是对涉及到监狱内部或者外部的重大犯罪活动进行了有效的举报,且事实通过证明属实;
第三种情况是具备独特的创意设计或较大的科学技术创新性成果;
第四种情况则是在日常生活或生产劳动中舍己救人,展现出无私奉献精神;
此外,当在防御自然灾害或者排解重大事故方面表现优异时,也可视为有显著的立功表现;
最后,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方面也可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