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丽水法律咨询 > 丽水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咨询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咨询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王** 浙江-丽水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17.10.28 20:30:11 1309人阅读

学校要开于挪用公款罪相关的知识竞赛,要求我们提前准备资料,我不太清楚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是多久,特来咨询,谢谢!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丽水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丽水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2017-10-28 20:37:11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山西-太原

你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从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计算;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从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挪用公款行为有连续状态的,犯罪的追诉期限应当从最后一次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因此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因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以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等情况,犯罪追诉期限的起算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还需您将案情描述完整以便我们帮您分析,在没有例外的情况下,如果超过了追诉期限就不会在继续追究法律责任。

2017-10-28 20:31:11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挪用公款20万属于挪用公款罪中,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况,故而,其追诉时效为5年。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挪用公款20万属于挪用公款罪中,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况,故而,其追诉时效为5年。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挪用公款20万追诉时效是多久
挪用公款20万属于挪用公款罪中,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况,故而,其追诉时效为5年。
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怎样认定挪用公款罪
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而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性的权能,因此对所有权权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对所有权的侵犯。所有权被侵犯并不意味着所有权转移。
主体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客观要件
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动机如何不影响该罪成立。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