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转发次数多少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的认定并非单纯依据网络转发次数。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判断是否构成诽谤罪,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捏造事实”“散布”“情节严重”等要件。情节严重通常要综合多方面考量,比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实施诽谤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转发次数只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如果转发内容是真实的,即使次数多也不构成诽谤罪;若转发的是捏造且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信息,但未达到情节严重程度,同样不构成。所以不能简单以转发次数确定是否构成诽谤罪,需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和情节。
二、网络诽谤罪在转发量外还有啥认定条件
网络诽谤罪除转发量外,认定需综合考量多方面条件。
从行为方面,要有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捏造”指无中生有、凭空虚构虚假事实;“散布”则是通过网络等途径扩散虚假内容。
从危害后果看,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也属情节严重可定罪。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即使转发量等未达标准,也构成犯罪。
主观上需是故意,即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意散布,意图损害他人名誉。若因过失或不知情传播虚假信息,一般不构成此罪。
若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引发群体性事件、公共秩序混乱等情况,也会被认定为犯罪。
三、网络诽谤罪认定除转发次数外还有何条件
网络诽谤罪属自诉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除转发次数(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500次以上)外,还有以下认定条件:
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内容是无中生有、凭空虚构;还得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扩散虚假信息。
主观故意: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目的在于贬损他人人格、名誉。
情节严重:除点击、转发量标准外,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或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也属情节严重。
当探讨网络转发次数多少构成诽谤罪时,除了明确转发次数这一关键因素,还有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知晓。若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即便转发次数未达标准,也可能构成诽谤罪。此外,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也不受转发次数等数量限制而被认定构成犯罪。你是否曾遇到网络诽谤相关困扰,或对这些情形的认定有疑问?如果对于网络诽谤罪的证据收集、量刑标准等问题还有困惑,别犹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