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性是几年

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性是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361人看过
导读:法定遗产继承的时效期限为三年。这个期限从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因为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所以适用民事诉讼的时效规定。在这个期限内,如果继承人没有提起诉讼,那么可能会失去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因此,如果有继承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并在规定期限内采取行动。
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性是几年

一、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性是几年

在法定遗产继承领域内,诉讼时效设定为三年。

通常来说,这一时效应自权利人开始感知到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或应当意识到自身权益可能受损之时起算。

需要指出的是,继承争议亦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因此自然可以适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时效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法定遗产继承人的顺序是如何规定的

法定遗产继承人的顺序具体如下:其中第一顺位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定遗产继承时效性是几年”,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 331次阅读
  • 继承人如有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必须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如有接受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必须在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受遗赠。首先,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其次,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4-03-03 913次阅读
  • 2023.05.31 1904次阅读
  • 434次阅读
  • 遗产继承有时效性。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4-02-27 904次阅读
  • 2023.03.01 2592次阅读
  • 306次阅读
  • 对于法定代理人来说,继承本身是没有时效性的。但是如果别人侵犯继承人的继承权,继承人需要在得知此情形之后3年内以及继承开始20年内起诉对方。否则,对方可以获得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权。
    2024-03-02 1487次阅读
  • 2023.03.07 1362次阅读
  • 353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