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类鉴定 > 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1660人看过
导读: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一、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中的伤者要做伤残鉴定的,一般是等治疗终结后进行,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伤残等级分为一到十级伤残,一级伤残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收费情况是什么样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收费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鉴定机构,具体收费不同。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收费一般是根据鉴定的项目进行收费的,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咨询当地的鉴定机构。

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不能马上做伤残鉴定,做伤残鉴定的时间都是治疗工作结束后。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流程如下:

1、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大队提出伤残评定申请,大队在作出初步审查后,向伤者发出《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

2、伤者持《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指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对资料不齐全的,评定人有权拒绝评定,待当事人备齐资料后,再行评定;

3、评定人根据检查的结果和医院材料,在法定的三十日内对伤者作出评定的结论。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具有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二条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

第十六条

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书。司法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名称、司法鉴定机构名称、委托鉴定事项、是否属于重新鉴定、鉴定用途、与鉴定有关的基本案情、鉴定材料的提供和退还、鉴定风险,以及双方商定的鉴定时限、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双方权利义务等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交通事故内固定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更多#交通事故类鉴定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交通事故类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