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处罚 > 法律上对于行政仲裁定义是怎么解释的

法律上对于行政仲裁定义是怎么解释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2333人看过
导读:行政仲裁是指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争议后,私下双方已经无法进行协商处理,就通过第三方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仲裁的程序来解决双方的争议的行政活动。当事人发生争议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仲裁的申请。
法律上对于行政仲裁定义是怎么解释的

一、法律上对于行政仲裁定义是怎么解释的?

行政仲裁亦称“行政公断”。行政机关以第三者身份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按照法定仲裁程序予以解决的制度。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行政活动。行政机关所设的特定仲裁机关,依法对民事争议当事人双方提交仲裁的争议进行裁决,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争议双方受到裁决约束。行政仲裁机构只能是行政机关设立的解决民事争议的专门机构。

二、行政裁决的程序是哪些步骤?

虽然涉及到行政裁决制度的法律越来越多,但是对行政裁决的程序规定还较少,更缺少行政裁决程序的统一规定。行政裁决程序实际上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行政裁决制度应有功能的重要条件,根据时下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国行政裁决的有关实践,行政裁决应遵循如下的程序环节:

1、申请 当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首先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裁决申请。申请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因民事权益发生争议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人;

(2)、申请裁决的事项必须是依法可以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事项;

(3)、申请必须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提出;

(4)、申请必须在法定时间内提出;5、申请裁决通常要递交申请书,并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住址、争议的事项、有关请求及其根据、理由等。

2、受理 行政机关收到裁决申请后,要对申请书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如果符合上述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当受理。如果认为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及时作出附理由的不予受理决定。

3、答辩 受理的行政机关将申请书副本送交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辩。

4、审查 行政裁决机构正式受理当事人的裁决申请后,开始对当事人之间纠纷的事实和证据等进行实质性审查。在审查过程中除根据当事人双方提交的申请、答辩书及所附材料,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分析外,还可根据案情需要进行有关调查、勘验或鉴定。调查、勘验、鉴定既可由具备条件的行政机关自行进行,也可由行政机关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机构和组织进行。

5、裁决 行政机关通过审查,应及时作出相应裁决。裁决必须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住址、身份、争议纠纷的内容,裁决机构认定的事实及其根据、理由、依法作出的裁决。并要告知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法律救济途径。如果是终局裁决,应告知当事人履行裁决的期限。

在经营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争议,经过协商双方都各不相让无法达成共识,就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仲裁的申请,通过行政机关的仲裁调解,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到解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处罚相关

  • 349次阅读
  • 仲裁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所作出的仲裁裁决是不属于行政裁决的范畴的,行政裁决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024-02-29 1218次阅读
  • 2023.03.04 1484次阅读
  • 388次阅读
  • 一般情况下,仲裁与行政裁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适用法律;不同的受理依据;裁决机关不同;裁决性质不同。仲裁是指仲裁委员会依照仲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争议,行政裁决由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职权和有关行政法规处理。仲裁由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庭进行,行政裁决由国家行政部门作出。
    2024-03-03 855次阅读
  • 2023.03.04 2777次阅读
  • 339次阅读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不是一个行政部门,而是属于专门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没有劳动行政方面的职权。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申请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024-02-22 1011次阅读
  • 2023.03.07 2611次阅读
  • 45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处罚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处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