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办事直通车 > 节假福利 > 产假 > 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哪些?

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2-24 13:50:36 浏览:20843次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国务院公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哪些?

一、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哪些?

产假延长的规定有:国务院公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二、产假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 天,其中产前休假15 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 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 天。”

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在新法实施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规规定的再生育 三孩以上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及其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

当前男女初婚年龄已经到了25岁左右,初育年龄到了26岁 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再专门鼓励晚婚晚育,因为年龄太大,对于母婴的安全、保健,对于高龄产妇的身体健康等等方面都不利。总的来讲,新法还是鼓励大家按照政策生育,在晚婚晚育方面不再做限制,而确定的是自主采取相关的避孕节育措施,自主安排家庭生育计划。

休产假的时间和时机,以及相关规定在我国的法律上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落实产假的相关规定,避免对劳动者的产假进行克扣,造成违法犯罪行为。企业职工或者劳动者在受到相关合法假期的侵占后,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来进行解决,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争议。

延伸阅读:

热门推荐

想获取更多节假福利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