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租赁精选解答 > 修高速放炮震坏房屋怎么赔

修高速放炮震坏房屋怎么赔

时间:2024.03.04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租赁 阅读:1054人
律师解析:
楼房遭受损害,如果不可修复,那么不可修复的赔偿金额为房地产价值减损额,即:赔偿金额=损害前的房地产价值-损害后的房地产价值。
对房屋造成财产损害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具体的赔偿方式建议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前往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视具体情况而定。提前退租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约定的违约金赔偿,房租可以退还。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承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因出租人违约赔偿损失的范围为:1、根据合同法相关法律规定,出租方违反合同相关条款,就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处理。2、如果合同中没有具体约定违约赔偿条款,当事人......

门面租赁合同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名称)和住所。2、门面的位置、面积、结构等状况。3、租金和押金数额、支付方式。4、租赁用途和门面使用要求。5、租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租房时是否一定要交押金

    李骏律师

    租房并不是一定要交押金,租房押金是双方协商的结果。押金,法律并未规定其性质,是由民间因应交易上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实践中,为保证房屋租赁合同的顺利履行,最好能把押金条款纳入租房合同中。

    播放量:1182 2022-06-07
  • 租房押金纠纷怎么处理

    李骏律师

    租房押金纠纷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处理。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租赁纠纷内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播放量:651 2022-06-07
  • 租房提前退租扣房租吗

    李骏律师

    出租的房屋,如果提前退租,是可以要求退还租金的,或者是扣除之前缴纳的保证金,一般依照合同中约定的条款,进行处理。《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播放量:789 2022-06-07
娄建军律师

上海市海华永泰(沈阳)律师事务所

娄建军律师,上海市海华永泰(沈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秉承“客户至上、勤勉尽责”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擅长就特定法律问题和复杂案件提供专门和深入的法律分析,提供完善的争议解决方案、策略。尽最大努力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主要业务领域:刑事辩护、婚姻家事纠纷、房产纠纷、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债权债务、各类侵权损害赔偿等。主要业务范围:1、接受委托,进行民事、刑事辩护或代理;2、法律咨询;3、代写法律文书:4、代为诉前调解;5、代为立案;6、代为查询信息。办公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2号,移动电话及微信号码:18940218841

咨询该律师
  • 租赁公司跑路,房主可以收回房子吗

    1389人阅读

    房屋租赁合同关系中,房东有权收回房屋。若房屋托管公司与房东的合同被认定为典型租赁合同,则托管公司与租户间的转租协议仅对两者有约束力,租户不能以此对抗房东。房东终止合作时,可要求房屋交付及逾期占用费,租户经济损失应向托管公司索赔。但租户可选择代托管公司支付租金,保持对房屋的合法占有。《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三条和第九百二十七条分别规定了租赁物归还条件和受托财产转移原则。

  • 租房房屋太阳能热水器掉落,房客承担责任么

    1608人阅读

    租房期间热水器自然损坏,通常应由出租方负责。但如双方有约定或承租方有过错,责任归承租方。先查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无约定则依法律,出租方负责修复。自然损坏由出租方维修,承租方过错损坏则由承租方负责。

  • 租赁房屋开票法律依据有哪些

    1835人阅读

    住房租赁需开具个人发票时,业主或租户应携带身份证和租赁协议原件及复印件,前往所属地方税务局递交开票申请并完成相关程序,由地方税务局替代房地产所有者(或租户)以其名义开出租赁发票。

  • 租赁房屋发生纠纷怎么办处理时间多长

    1965人阅读

    本处理程序法定时限为三年。依据中国法律,民事权益诉讼实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权益受侵害及责任人时起算。若二十年内未获法院救济,则不再保护;但有特别情形,法院可酌情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