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离婚精选解答 > 起诉离婚开庭是否调解

起诉离婚开庭是否调解

时间:2024.02.23 标签: 婚姻家庭 离婚 阅读:1417人
律师解答:
会调解的。
律师解析:
起诉离婚开庭会调解的。
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所以,法院受理离婚案件,一定会将调解前置,先调解,再审理。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登记离婚后还可以因为财产起诉。如果是协议离婚的,双方可以在协议离婚后1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但是该请求只有在另一方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

会管。起诉离婚有家暴情形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案件简单,适用于简易程序,会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适用于普通程序的案件会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审结。......

离婚起诉书如何写有什么注意事项呢离婚起诉书要写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诉讼请求。一、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二、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和另一方的抚养费问题,三,财产分割问题,事实与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胡静律师

    诉讼离婚的手续: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3、法院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播放量:1416 2023-06-06
周亮律师

安徽聚豪律师事务所

擅长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民事案件及刑事辩护代理,经验丰富,得到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咨询该律师
  • 离婚协议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吗

    1893人阅读

    离婚协议无法强制执行,不属于可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我国法律规定,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若一方拒绝执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特殊情况下,审判人员也可移送执行员执行。

  • 分居多久离婚

    1652人阅读

    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分居多久会自动离婚。要解除婚姻关系,需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或与配偶协商签署离婚协议,再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长期分居两年只是夫妻感情破裂的参考,不是离婚的必要条件。

  • 夫妻双方无过错诉讼离婚要不要请律师

    1691人阅读

    处理离婚事务时,不一定非要请律师。是否聘请律师取决于个人情况和需求。尽管律师在法律领域有深厚知识,能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但聘用律师也需要支付代理费用,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经济压力。因此,当事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聘请律师代理。

  • 男方起诉离婚费用谁出

    1890人阅读

    在民事离婚诉讼中,法律规定诉讼费用应由原告承担并先行支付。原告在提交诉讼申请时需缴纳相关费用。案件审结后,法院会明确费用承担方。通常情况下,败诉方需负担损失及诉讼费用。因此,当事人在提起离婚诉讼前,应充分考虑个人财务状况,做好相关准备,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同时,遵守法律规定,合理分担诉讼费用,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