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故意挑事犯法吗

故意挑事犯法吗

时间:2024.05.05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080人
律师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有意识地激怒或挑衅他人并不被视为犯罪行为;
然而,若使用言辞及行为已构成对他人的公开侮辱,甚至捏造虚假事实进行恶意中伤和诋毁,则可能触犯侮辱罪以及诽谤罪这两项刑事犯罪
对于那些因挑衅而引发的寻衅滋事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那么当事人将面临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罪怎样属于情节严重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诽谤罪情节是否严重时,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被告人实施诽谤行为的次数;其次,诽谤行为对受害人或公众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例如是否导致受害人精神受到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出现混乱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最后,若被告人的诽谤对象涉及到国家机关、公共团体或者英雄烈士等特殊主体,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更加恶劣,也有可能被视为情节严重。

    浏览量:1027 2024-06-02
  • 诽谤罪法院判决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涉及诽谤罪的审判时限方面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是由于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搜集的难度以及法庭的工作安排等因素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对于较为简单的刑事案件,其审判周期可能仅需数个月;然而,对于复杂的案件来说,所需的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为了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法院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浏览量:1461 2024-06-02
  • 网络辱骂刑事拘留几天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网络环境下,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和侮辱行为若构成了侮辱罪或者诽谤罪,那么当事人将有可能面临刑事拘留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通常为三天,对于较为复杂的案件则可以延长到四天;而对于那些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以及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拘留期限则可延长至三十天。然而,这一切都需要由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浏览量:1240 2024-06-02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骂人被打了谁的责任

    1808人阅读

    使用不恰当言辞引发冲突并导致对方实施暴力行为,责任主要由打人者承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行为,如故意伤害罪,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环束。

  • 寻衅滋事罪的侮辱和侮辱罪的侮辱有什么区别

    1127人阅读

    寻衅滋事罪和侮辱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主要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后者则侵犯他人的人格而侮辱罪则通过暴力或其他手段公开贬低他人人格、破坏名誉。在分析时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 媳妇骂婆婆怎么办

    1574人阅读

    当媳妇对婆婆出言不逊时,可以寻求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帮助,调解矛盾。若调解无果,且男方因妻子辱骂母亲感到感情破裂,希望离婚,可与妻子协商离婚。若女方不同意,男方有权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离婚是解决感情破裂的合法途径,旨在保护双方的权益。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应冷静、理性地处理分歧,确保离婚过程平和、公正。

  •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怎么规定

    1131人阅读

    侮辱罪立案需满足:存在针对性侮辱行为且达到相当严重程度。诽谤罪立案门槛更高,需原告证明实施诽谤行为,诽谤信息获得五千次点击或五百次转发,且导致被告或其近亲属严重不良后果。若被告两年内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仍持续行为,法院仍会接收立案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