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未实缴出资的股权转让后还要承担法律后果吗

未实缴出资的股权转让后还要承担法律后果吗

时间:2024.04.12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1403人
律师解析:
在投资者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时,其其实缴程度并不影响所持股权的合法有效性和可转让性。
然而,无论如何,该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投资者仍然需要按照约定比例或法定要求将出资款全部落实到位。
倘若股权受让方明知或理应知晓此等情形却依然选择受让股权,其需要就投资者未能及时出资一事与投资者共同承担补充出资的责任;在有限责任制公司中,股东如在未履行或未充分履行其出资义务前提下就转让自身股份,在此情况下,若受让方已知晓或理应知晓这一事实,而公司则依法请求该股东继续履行其出资义务后,受让方也需因此承担连带责任,对此类情况,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此外,公司之债权人也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中的第13条第2款,针对该股东方提起诉讼,同时请求之前接受股份转让的受让方就同样问题承担连带责任,对此种情况,人民法院亦应依法支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股权转让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转让的流程、公司的类型、股权转让协议的条款、审批程序等。1.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双方达成转让意向后,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内部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股权赠与合同撤销有哪些合法途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股权无偿赠送合同取消的途径包括赠与人在股权实际转移前可撤回赠送,以及在受赠人侵犯赠与人或其近亲合法权益的特殊情况下,赠与人需在知情一年内行使撤销权来保护自身权益。

    浏览量:1421 2024-06-10
  • 股权可以进行二次质押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股权作为质押标的需符合作业法规的转让和出质规定,无司法冻结或查封,外资股权需有前置审批。对于已满足初次质押条件的股权,可依法进行二次抵押。股权质押需合法、无司法限制,外资需前置审批,二次抵押需初次条件具备。

    浏览量:1313 2024-06-10
  • 如何签订股权协议才能确保其有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股权协议有效的三个要件包括:体现当事人真实明确意愿,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众道德价值观,签署方需具备完全个人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并承担行为后果。

    浏览量:1171 2024-06-10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 股权转让定价依据有哪些

    1919人阅读

    在劳动争议中,您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需前往双方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填写准确的仲裁申请书并提供充分证据。申请书需一式三份,身份证件、劳动关系证明及其他必要材料也需准备齐全。若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还需提供工商注册信息;若是劳动者,则需提供个人联系方式。

  • 国有企业购买股权的规定是什么

    1127人阅读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主导其投资企业的国有股份处置流程。涉及全数或部分国有股转让,且此举将导致我国丧失对该核心控股权的掌控权,此类事项需报送至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审批核准。

  • 国有企业收购民营股权规定是什么

    1094人阅读

    国有企业股权收购须遵循特定规定。转让方式包括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并确保权属清晰无误。对于所有权模糊或争议的企业国有产权,不得进行转让。参与民事活动时,应遵守法律,尊重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 未成年人成为股东的政策依据有哪些

    1046人阅读

    未成年人可作为公司股东,但需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股权。法律规定未明确限制未成年人或老年人成为股东,只是实际操作中多由成年人代理。因此,未成年人成为股东的法律政策依据主要源于公司法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