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消费权益精选解答 > 未成年买了东西店家不退如何处理

未成年买了东西店家不退如何处理

时间:2024.04.04 标签: 损害赔偿 消费权益 阅读:1175人
律师解析:
若未成年人对家长主张的超额消费未被确认,那么这一行为应被视为无效的。在此种情况下,卖家有义务将款项退还至家长手中。如果双方无法就此事达成共识,家长有权向消费者协会提起申诉解决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未满16岁达到合法消费年龄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在购买学习材料、生活必需品等价值较小的商品时属于有效的法律行为。
然而,当该未成年人在没有告知家长的情况下购买贵重商品,且所购商品与其实际情况及消费能力不相符时,他们并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时该消费行为必须得到家长的允许或者追认才能生效。一旦家长否认这些消费,这些行为将被视为无效,此后,必须对相关商品进行全额退货和退款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具体的赔偿方式取决于过期食品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影响。实际损失赔偿:如果过期食品导致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或医疗费用支出,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

无证生产食品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主要包括: 1、罚款:无证生产食品的行为,会被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2......

具体的赔偿方式取决于过期食品造成的实际损失和影响。实际损失赔偿:如果过期食品导致消费者出现身体不适或医疗费用支出,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消费者求偿权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有权主张赔偿,可通过自我救济和借助公共权力。个人可依法在规定期限内向经营者反映或通过消费者委员会解决,体现自我保护。若自我解决无果,可寻求行政部门申诉或诉诸法律,借助国家力量捍卫权益,彰显政府威慑作用。

    浏览量:1208 2024-06-18
  • 消费者需具备哪些条件以享有权益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消费群体指为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并享有法律保护的个体,其消费以生活需求为主,而非生产利益。他们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涵盖实物商品和服务业。虽然《消费者权益保障法》通常将消费者个人视为主体,但实际包括个体、团体和组织形式的消费者,只要是为生活所需进行的消费行为,无论人力资源性质,都属于消费群体范畴。

    浏览量:1459 2024-06-18
  • 未消费却摔伤,餐厅是否需担责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餐饮服务行业对消费者人身安全负有重大责任,不论其是否正在用餐。如因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致消费者受害,即使无直接消费行为,经营者也需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典》明确,宾馆至娱乐场所等各类场所的管理者、主办方,若因未尽安全保障职责造成伤害,必须对侵权后果负责。

    浏览量:867 2024-06-18
  •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彭彦林律师

    消费者有以下基本权利: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

    播放量:862 2022-06-07
  • 快递过程中货物被损坏谁来赔偿

    屈泉芳律师

    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损失一般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播放量:1100 2022-06-07
  • 没有保价的货物物流丢了怎么索赔

    屈泉芳律师

    如果未保价的货物不见了可以用合同法进行理赔。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者,其实质上是和消费者达成了一个合同协议,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损坏,快递公司有责任进行赔偿,发生这些情况时,快递公司可以和收货人约定好赔偿的价格,或者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播放量:1326 2022-06-07
  • 在网上买东西怎么维权

    1548人阅读

    网络购物维权有途径:先与商家沟通,寻求妥善方案;若无果,可咨询消费者协会或权威调解组织;还可向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有仲裁协议的可申请仲裁;最后可诉诸法律。同时,利用媒体和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争取社会关注和支持。

  • 违反广告法必须20万吗

    1814人阅读

    违反广告法的罚款并不一定要20万元以上,具体金额取决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一般情况下,罚款为广告费用的三倍至五倍,若无法计算或明显偏低,则可能面临20万元至100万元的罚款。对于严重违法或多次违法的行为,罚款可能更高,甚至可能吊销营业执照。

  • 饼干里吃出苍蝇怎样索赔

    1908人阅读

    发现饼干中有苍蝇,应立即保留证据并联系销售商或制造商索赔。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格十倍或实际损失三倍,最低不少于1000元。可向销售商或制造商任何一方索赔,其需承担首负责任。责任方如为另一方导致损害,赔偿后可向其追偿。

  • 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1502人阅读

    消费者发现商家欺诈,可依据法律要求商家实行“退一赔三,五百兜底”赔偿政策,即商家除退款外,还需按消费者支付费用的三倍赔偿,若低于五百元则补足五百元。消费者应据此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