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般有什么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般有什么

时间:2024.03.14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320人
律师解析:
在行政领域中,针对特定情况采取的强制措施通常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
其次是查封有关场所、设备或财物;在此基础上,若需要进一步处理相关事宜,还可能冻结当事人的存款、汇款等资产;
最后是扣押有关财务及其它具有类似性质的行政强制措施
这些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通常会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当然,如果某项执法工作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法律规范予以指引,也允许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依据实际需要,对其适用范畴和实施办法作出适当调整和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我国,公诉案件是否可以和解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1.刑事案件:在某些情况下,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和解。这通常涉及到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 2.民事案件:......

行政判决的种类包括: 1、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依法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判决被告重新作出相关的行政行为。 3、判决被告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应尽义务。 4、判决行......

律师的收费标准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案件的性质、复杂度、涉及的金额、律师的经验和声誉等。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行政诉讼案件通常按件收费,具体金额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后确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理解我国的行政主体制度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中国行政主体制度强调组织以自身名义行使职权并担责,主体分为两类:依法授予职权的组织(如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及经法律授权的短期机构。特征包括:持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此制度与行政诉讼紧密相连,仅行政主体可作为诉讼被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注重行政机关及其下属机构的独立性和法定管理权,旨在支持行政诉讼制度。

    浏览量:997 2024-04-27
  • 行政许可多久不得申请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许可是政府机构在法律框架下对公民、法人等组织进行特定活动的认可。它遵循经济发展和社会规律,涉及行政处罚需制作决定书。申请人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将面临拒绝或警告,并在关乎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要许可中,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浏览量:1451 2024-04-27
  • 公司用我的身份证去投标有事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这种行为无疑属于非法之举,且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只要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您就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一旦涉及到了串通投标行为,那么所有参与者都将无法逃避责任。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对此事保持高度谨慎。对于串通投标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需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其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判断出可能会面临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等多重处罚。

    浏览量:1033 2024-04-27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行政应诉是什么意思

    1158人阅读

    行政诉讼被告需遵循《行政诉讼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进行应诉。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专门审理此类案件,保障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平衡。

  •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服怎么办

    1406人阅读

    自然人、法人或社会团体对行政机构行为不满时,可向上一级或指定行政机构提出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对县级及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行为不满,可向该部门上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特定机构需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对行政规范性文件不服怎么办

    1482人阅读

    自然人、法人或社会团体对行政机构行为不满时,可向上一级或指定行政机构提出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对县级及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行为不满,可向该部门上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特定机构需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 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是几年

    1408人阅读

    个人不良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定为五年,这是征信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信用资料的收集、整合、处理、公开和应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确保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这一保存期限旨在平衡信用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个人权益,促进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