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短信骂人有什么后果

短信骂人有什么后果

时间:2024.03.08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095人
律师解析:
关于发送短讯辱骂他人所承受之法律责任,其具体程度取决于众多因素。
首先,从司法实践来看,若发送者仅仅进行了一次此类侵权行为,情节较为轻微,通常由公安机关对其施以口头警告或书面训诫即可,并不需要为此承担治安行政责任。
然而,当发送者存在反复拨打骚扰电话或频繁发送骚扰短讯羞辱他人,从而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情形时,则需承担相应的治安行政责任,一般而言包括承担消除不良影响以及向受害人致歉的民事法律责任。
具体规定如下:
(1)若发送者多次发送含黄色内容、恶意侮辱或威胁性言辞,干扰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的短讯,将面临5日内的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2)在情节较严重的情况下,处罚力度将会加大,发送者可能会被处以5日至10日的拘留,另附加500元以下的罚款。
其次,在情节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例如手段异常残忍、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被害人身患疾病或因遭受侮辱而自杀身亡,抑或是因受到侮辱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等现象)、多次实施类似侮辱行为等,则可能引发侮辱罪行。
面对这类犯罪,法院将依据刑法量刑标准,给予被告人相应的刑事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乃至剥夺政治权利在内的严厉法罚。
最后,针对辱骂他人的民事赔偿问题,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公开道歉等多种民事责任
倘若受害人主张通过法律途径来主张自己的精神损害赔偿权益,那么行为方仍应对此负有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单位是否构成诽谤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的主体为满足刑事责任条件的个人,非单位。构成诽谤需情节严重,散布虚假事实贬低他人名誉。情节轻微的属民事名誉侵权,即使内容属实但若法律禁止公开或涉及隐私,也可能侵权,真实度越高侵权越严重。单位不承担诽谤罪责,仅追究个人。

    浏览量:1251 2024-06-07
  • 诽谤是否构成犯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犯罪客体上,本罪侵犯人格尊严及名誉权,针对自然人。客观方面,要求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情节严重;主体为一般成年人,具备责任能力。主观上,须为故意,明知虚构事实会贬损名誉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以破坏他人名誉为目的。非故意或误传不构成诽谤罪。

    浏览量:1293 2024-06-07
  • 诽谤罪如何定罪和量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犯罪侵犯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针对自然人。行为特征为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主体为一般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须为故意,明知虚构事实可能导致名誉损害并希望或放任结果。非虚构事实或无恶意不构成此罪。

    浏览量:866 2024-06-07
  • 群里骂人违法吗

    1128人阅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了企业停工、停产时的工资支付原则。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员工薪酬待遇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标准计算,视为正常工作,不扣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员工未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可按当地政府标准支付在职停工期内的薪酬福利。

  • 诽谤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1308人阅读

    诽谤罪主要针对个人名誉,通过捏造、传播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名誉。而寻衅滋事罪则主要破坏社会公共秩序,表现为挑衅、滋扰、打伤他人、损坏财物等行为,对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两者在目标和行为上有显著区分。

  • 怎样构成造谣诽谤罪

    1592人阅读

    构成诽谤罪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捏造事实并传播;二是针对特定对象;三是明知是虚假信息,且有意传播以损害他人名誉。即使未具名,只要明确指向受害者,且传播者明知其言论会损害他人声誉,即可构成诽谤罪。

  • 诽谤造谣是什么罪

    1898人阅读

    行为人若恶意诋毁、编造虚假信息污蔑他人,可能触犯我国《刑法》中的诽谤罪,指故意损毁他人名声和人格形象的违法行为。触犯此罪通常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诽谤罪与侮辱罪都侵犯他人人格对象主要为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