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故意伤害罪现在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故意伤害罪现在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时间:2024.02.21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142人
律师解析:
专业分析: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刑事案件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

醉驾取保候审条件:1、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

涉嫌贩毒取保候审的条件是:行为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行为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行为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醉驾法院能取保候审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对于醉酒驾车的案件,是否适用取保候审取决于具体情况。若酒驾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嫌疑人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理论上可能获准;但若行为严重或嫌疑人社会危害性高,则可能性降低。法院将综合案情和法律规定作出决定。

    浏览量:949 2024-06-24
  • 取保候审会蹲牢吗现在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取保候审并不直接决定涉案人员是否会面临监禁,这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司法程序的进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12个月。在此期间,如案件顺利进行且无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被取保候审者可能不会被监禁。但如果发现新证据或案件未结,他们仍有可能被羁押。最终是否监禁,由案件进展和法院判决决定。

    浏览量:1157 2024-06-24
  • 酒驾取保候审会判刑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中国,酒驾属于危险驾驶罪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将受到拘役和罚款的处罚。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程序,并不决定是否有罪。即使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如果酒驾行为构成犯罪,法院审理后仍需依法判决是否执行拘役和罚款。简而言之,取保候审不意味着免除刑事责任,最终判决需待法院全面审理后确定。

    浏览量:1449 2024-06-24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张烜墚律师

上海靖予霖(天津)律师事务所

张烜墚律师简介 上海靖予霖(天津)律师事务所主任 天津市法学会诉讼法学分会副会长 天津市律师协会理事 天津市红桥区律工委主任 天津市法学会刑法学分会理事 天津市法学会犯罪学分会理事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听证员 南开大学法律硕士实践导师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法律系客座教授 天津电视台“法眼大律师”栏目组嘉宾 曾任天津市某区检察院检察官,曾在区委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工作锻炼。在检察院工作期间,办理各类刑事案件数百起,积累了大量刑事案件办理经验。转岗律师以来,带领团队办理传统犯罪、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刑民交叉等各类刑事案件近千件,经过有效辩护取得了多个法院无罪判决,并有大量不起诉、公安机关撤案、法院改变定性、轻罪判决的结果;为众多当事人争取到取保候审、缓刑的良好辩护效果;代理的多起刑事控告案件帮助当事人追赃挽损,最大限度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擅长无罪辩护、捕前辩护,对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性犯罪、刑民交叉案件辩护颇具心得,擅长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以及刑事控告服务。 部分亲办案例 ? 某女性涉嫌敲诈勒索案件,一审被判处有罪,经过奋力辩护,二审法院直接改判无罪。 ? 山西省某强奸案,审查起诉阶段介入案件,通过辩护,嫌疑人被羁押9个月释放,最终检察院撤回起诉,公安机关撤销案件,被害人等三人被以诬告陷害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实刑。 ? 河北省某医院前院长被现任院长控告寻衅滋事案,通过对案件事实及证据梳理及分析,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进行辩护,最终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 某演员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审查批捕阶段介入,经过辩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批捕,最终不起诉。 ? 某省某区法院院长受贿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量刑建议十二年有期徒刑,一审开庭结束后介入案件,发现存在自首情节,经过调查取证,还原了相关事实,最终法院认定构成自首情节,最终在量刑建议基础上减轻6年。 ? 河北省某合同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000万,批捕后介入案件,经过辩护,实报实销。 ? 某债务人被债权人控告虚假诉讼案,坚定认为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请求权的事实,最终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某侵犯商业秘密案,量刑建议五年,经过辩护,将涉案金额大幅减少,最终判处一年。 ? 经过高层批示的华北地区食品安全串案,抓住鉴定意见的关联性问题,最终被告人得以减轻处罚。 ? 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加强对行政程序取得证据的分析,最终公安机关撤回移送审查起诉,从刑事案件转为行政案件。 ? 某开设赌场案,通过定性辩护,最终检察机关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 某销售假药案,经过辩护,公安机关撤回移送审查起诉,将案件转为行政案件。 ? 某虚开发票串案,经过辩护,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 某重大责任事故案,经过充分发掘量刑情节,最终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 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案件,经过深入细致的挖掘细节,争取到检察院不批捕,最终不起诉。 ? 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加强案件的定性辩护,最终被告人得到缓刑处理。 ? 某盗窃案,数额特别巨大,通过辩护,罪名改为职务侵占,最终刑期大幅度下降。 ? 某“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经过辩护,罪名变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终被告人的刑期大幅度下降。 ? 某帮助毁灭证据罪,经过侦查阶段辩护,检察院不批捕,最终不起诉。 ?某组织领导传销案,规模大,涉案人数众多,金额巨大,经辩护检察院不起诉。 代表课程 《如何发掘被遗漏的客观事实》 《如何从法律解释的角度进行辩护》 《如何运用常情常理进行辩护》 《刑事辩护的取证之道》 《刑事辩护的常见误区》 《审查批捕阶段辩护技巧》 《认罪认罚案件办案技巧》 《刑事会见的立场与技术》 《法律谈判的攻防之道》 《法律文书写作技能》

咨询该律师
  • 诈骗6000元可以取保候审吗

    1314人阅读

    申请取保候审需满足以下条件: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被告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处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犯罪嫌犯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为正处在孕期、哺乳期女性,且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妥处。

  • 取保候审和结案都是什么意思

    1861人阅读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门在对待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时,可以考虑保释措施,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留或附加刑法,或可能判处更重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或患有严重疾病、孕妇或哺乳妇女,或已被羁押但案件未审结。保释由公安部门执行。

  • 取保候审不批捕会不会上法院起诉

    1796人阅读

    若在采取强制措施获得批准之后而未被执行逮捕,倘若检察机关在经过严谨的审查过程中发现犯罪事实均已查证属实,且证据充足、确凿无疑,依据法律规定应予严厉追责的情况下,将依法提起公诉;然而,倘若发现并无任何犯罪事实存在,或者根据法律规定不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时,则不会启动公诉程序。

  • 取保候审还没到派出所让过去合法吗

    1289人阅读

    各公安派出所在其管辖范围内须对刑罚执行完毕或缓刑、假释期满释放人员进行不定期回访和谈话。接到公安局电话并要求前往是合法程序。取保候审期间,未按时到案视为违反规定,司法机关可没收保证金,重新收押至看守所,实施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