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违约精选解答 > 违约金是否可以要求双倍返还

违约金是否可以要求双倍返还

时间:2024.02.27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违约 阅读:990人
律师解析:
违约金不可以双倍返还。
双倍返还的是定金,如果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1、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进行索赔,但是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
或者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或者适当减少。
2、合同对违约金的数额没有约定的,守约方可以以因违约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准,来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签订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不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的,构成违约,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的规定,向当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

合同违约金的数额或计算方法由当事人协商约定。当事人违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

合同违约纠纷起诉不适用追诉期,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合同违约纠纷而起诉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肖建华律师

    违约金,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额以及违约金计算方式。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式或者违约金额并不是说不能调整。

    播放量:817 2022-06-09
  • 如何行使合同撤销权

    徐昌兴律师

    合同撤销权,即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行使合同撤销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播放量:738 2022-06-08
  • 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有以下七点:(一)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二)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

    播放量:894 2022-06-08
广东德约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东德约律师事务所

曾颖律师,专注于企业风险防控及合规、保险、金融、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领域,具备相关领域专业法律服务经验及知识背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民商法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曾颖律师具有十余年法律服务经验,曾先后就职于三希科技集团、广州滚石移动网络有限公司、网易互动娱乐事业部、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从事法务合规工作,曾在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任执业律师,现就职于广东德约律师事务所。

咨询该律师
  • 民法典对根本违约的规定是什么

    1679人阅读

    《民法典》规定根本违约分为四类:迟延履行、履行不能、未全面履行和先期违约。当对方行为使合同难以或无法继续履行时,即构成根本违约。此外,违约虽可能是合同解除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要素。具体影响需综合考虑,包括违约的严重性、是否可补救等因素。

  • 培训机构跑路怎么追回学费

    1037人阅读

    要追回被培训机构骗走的学费,先收集合同、报价单等文件作为法律依据。如怀疑欺诈,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证据。随后,咨询律师了解权益和回款途径。最后,与其他受害学员联合行动,提高回款成功率。

  • 甲方违约,但合同没写具体违约,该如何处理

    1238人阅读

    当合同一方违约时,应依合同明确违约责任处理。若甲方违约且合同未规定其责任,且合同不违反国家法规,应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若合同违反国家合同法律,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合同无效。

  • 一方违约基础合同就自动无效吗

    1714人阅读

    合同违约不意味着立即失效,违约方可追究对方责任。违约发生时,非违约方须按法律规定暂停履行合同义务,而非随意中止。若存在企业状况恶化、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丧失履行能力等情形,并有确凿证据,可暂停履行。证据不足则需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