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交通肇事精选解答 > 未成年交通事故全责如何处理?

未成年交通事故全责如何处理?

时间:2024.02.28 标签: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 阅读:1467人
律师解析:
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由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未成年人没有财产或者财产不足赔偿数额的,由监护人作为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监护人一般就是父母,特殊情况下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或者已经死亡的,由其他人担任监护人,那么就由父母外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如果驾驶人已满14周岁,驾车故意将人撞死引起的交通事故,将会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如果驾驶人已满16周岁,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将会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如果有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将会承担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行为人醉酒驾驶撞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如果行为人交通运输肇事后......

撞死人是要坐牢的。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量刑起点为一年至二年有期徒刑。(2)重伤四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量刑起点为一年六个月至二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836 2022-06-07
  • 非驾驶员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驾驶员,但是非驾驶员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负监管义务的车辆承包人安排、放任、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或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播放量:697 2022-06-07
  • 肇事逃逸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车停在路上被别人刮了怎么办

    1862人阅读

    企业对员工实施经济处罚是不合法和不公平的。在我国,经济处罚权只能由授权的行政、司法等机构行使,且需遵循严格法律程序。现行法律未赋予企业随意处罚员工的权力。由于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者易受损,司法机关不应支持企业滥用内部罚款规定扣除员工薪资,以保护劳动者权益。

  • 开车超速全责撞电瓶车致人死亡怎么办

    1430人阅读

    工伤认定涉及医疗费用、交通住宿费用、误工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补偿。具体标准包括医药、治疗、住院等费用,统筹地区外就医的交通住宿费用,工作受伤导致的劳动力损失补偿,以及住院期间的膳食补助。

  • 正常行驶司机肇事死亡怎么办

    1740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诽谤罪的情节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如下:1)同一条诽谤信息被点击或浏览5000次以上,或转发超过500次;2)导致受害人或其近亲出现严重精神障碍、自残或自杀等极端后果;3)过去两年内曾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再犯;4)其他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情形。符合以上标准之一的,可判定为情节严重。

  • 撞死人后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874人阅读

    发生撞死人事件后,应首先保护现场并立刻向保险公司和交警报告,尽快将伤者送医。交警将赴现场调查并扣押相关证件。如需检验评估,交警会在三日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死亡事故需召集当事人现场认定责任,涉密证据保密。未出席的当事人也需记录。